臺媒《中央日報》網路版1月4日發表社評指出,“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早期收穫計劃(Early Harvest Plan)第二波降稅己于2012年1月1日開始實施,在臺灣出口大陸539項列入早期收穫計劃的産品中,將有513項産品享有零關稅待遇,這將大幅提升臺灣出口大陸産品的競爭力,為臺灣各級産業爭取到大陸市場的廣大商機。
社評説,就ECFA提升臺灣整體出口大陸市場的金額而言,去年1月1日ECFA早期收穫計劃實施,當時僅有76項産品享有出口大陸零關稅的優惠,其他列入早期收穫計劃産品則僅有降稅的優惠,但是已經有相當的效果。例如,今年1至11月這些産品出口到大陸的金額為182.77億美元,成長率為11.32%,高於臺灣出口大陸總金額(1,141.6億美元)的成長率(8.66%),減免關稅1.14億美元。
社評指出,今年有513項臺灣出口大陸産品享有零關稅待遇,因為降幅大,降稅效果明顯,降稅利益將較目前成長3至4倍,同時也會帶動臺灣對大陸出口,效果將大幅提升。
社評還説,就ECFA為臺灣各級産業爭取到大陸市場而言,在列入ECFA早期收穫計劃的産品中,以中小企業、中南部農漁民生産的産品居多,可見ECFA是為臺灣的中小企業、中南部農漁爭取到大陸市場的廣大商機,不是獨厚大企業。
首先,就中南部的中小企業而言,在列入ECFA早期收穫計劃的産品中,包括袋包箱、針織衣服及服飾、泳衣、襪子、內衣、毛巾、鞋子、小家電、手工具等,都是中小企業生産的産品,這些中小企業的産品出口大陸的關稅降為零後,勢必會提升這些産品在大陸市場的競爭力。
另一方面,這些中小企業的工廠大都位於中南部,當這些中南部中小企業出口大陸的産品增加後,勢必會雇用更多的勞工,以便爭取更多的商機,這對創造中南部的就業機會,將有極大的幫助。
其次,就中南部的農漁民而言,臺灣有18項農漁産品列入ECFA早期收穫計劃,包括秋刀魚、石斑魚、文心蘭、茶葉等,今年1到10月這些産品出口大陸金額的成長率大幅增加,包括冷凍秋刀魚成長1,061%、活石斑魚成長192%、文心蘭成長769%。
在農漁産品出口大陸大幅增加的情況下,臺灣農漁民更致力於農漁業科技的投資、研發,使臺灣農漁業的品質、品牌的提升更上一層樓,成為舉世矚目的發展亮點,為臺灣農漁業開創了無限的發展空間。
第三,就臺灣的服務業進入大陸市場而言,ECFA早期收穫計劃准許臺灣8項服務業、3項金融服務業進入大陸市場,迄今臺灣已有10家銀行獲准在大陸,9家保險公司獲准在大陸參股、13家證券公司設立25個辦事處、5家合格境外投資機構(QFII)、2家投信辦事處、5部電影核準上映、9家企業獨資經營電腦及相關服務、26家企業經營專業設計服務、2家企業獨資經營會議服務。
社評認為,ECFA已經為臺灣的服務業提供進入大陸市場經營的管道,使得臺灣的服務業能夠將“服務”賣到大陸市場,也能到大陸市場投資創業。特別是服務業通常資金的投入較製造業為少,非常適合有創意的臺灣青年發揮長才,相信以臺灣堅強的軟實力,必定能在大陸服務業市場有卓越的表現。
總而言之,ECFA已經為臺灣爭取到廣大的大陸大市場,也為臺灣的中小企業、農漁民、服務業爭取無限的商機,更為臺灣中南部的勞工創造了許多工作機會、為臺灣青年提供發揮創意的契機,ECFA為臺灣經濟發展提供許多發展機會。
社評最後説,誠摯希望兩岸和平穩定、繁榮發展的關係能持續下去,也希望兩岸繼續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完成ECFA後續的貨品貿易、服務貿易、投保、爭端解決、海關與産業合作的相關協議,為臺灣進一步開拓大陸市場,也為臺灣各級産業爭取到大陸市場的廣大商機,這就是兩岸和平、經濟雙贏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