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又陷霸淩風暴:六個高中女生聯手對一名初中生拳打腳踢,下手粗暴。臺灣《聯合報》31日刊載社論指出,這次的霸淩事件,讓人看了心痛。我們必須強調,社會關心霸淩問題,絕對是積極現象,但種種社會關注和情緒熱度加總放大,卻成了此案不可承受之重。要消弭霸淩,需要更細膩、更耐心的教化啟發,而不是一次敲鑼打鼓的社會公審所能解決。
全文摘編如下:
新竹初三女生遭圍毆事件,鬧得全臺沸騰,卅萬網民同聲討伐,名嘴民代更直指幕後有賣淫集團操作,將之上綱為內政問題。社會關注校園霸淩問題固屬應當,但以集體公審方式刻意渲染放大,未必有助於解決問題,反而顯得不成比例。
六個高中女生聯手對一名初中生拳打腳踢,下手粗暴,態度苛虐,這是社會大眾對這件暴行感到難以容忍的原因。施暴者對這種偏差行為似無自知,還拍下影片PO到網上公開展示,更顯示她們的心態幼稚與缺乏同理心,需要有人輔導矯正。但這樣的教化目標,恐怕不是一場人人喊打的社會公審所能奏效。
校園霸淩層出不窮,很大原因在於校方因怕事而“吃案”,或因人力不足而怠忽處理。此次事件,校方一開始的處置確嫌草率,經網友提供霸淩影片為證,方使事件之真相重現,這是網路的驚人力量。然而,在網路加媒體的相乘效果下,事件被導向黑道、毒品或賣淫集團操控的陰謀論,沸沸颺颺要求警方嚴辦,要求施暴者公開道歉,甚至進行“人肉搜索”,若無實際證據,這些指控恐怕都已超越了事件本質,也引發不必要的社會焦慮。
幾名施暴女生在警局製作筆錄時態度輕慢,對自己的行為不以為意,面對電視鏡頭還滿臉興奮説:“我們上電視了耶!”這種只在意露臉、而不在乎聲譽的態度,和她們將圍毆影片上網公開的誇耀心理如出一轍,來自價值觀的偏差。如果無法讓她們了解其行為錯在何處,旁觀者只是以排山倒海的口誅筆伐相向,能有什麼教化效果?
包括受害少女這方,也顯然受到社會聚光效果的影響而有所改變。原本低調的她,因外界的注目和聲援變得大膽敢言;在大批網友組織的“粉絲團”鼓舞下,她開始自拍影片上網回應,甚至打電話上叩應節目侃侃而談,這是正向的變化。但令人擔憂的是,當這些無名“粉絲”在高潮過後撤退無蹤,這名女生要如何獨自面對同儕?尤其,在她公開表示根本沒有所謂“賣淫集團”後,許多原本抱著同情的網友都大呼受騙、被耍,聲稱以後都不想再理。網路狂潮漲得急、退得快,電視議題亦當即轉向撤退,但少女追得上這種冷暖炎涼嗎?
在社會的關注下,近日有三名霸淩者陸續出面道歉,她們均受到學校“留校察看”的處分。她們對自己的作為究竟有多懊悔,外界無從得知;但她們受到的懲罰,其實已遠大於她們的學生(就算是壞學生)角色相應的承擔。要求她們公開向社會道歉,這已近乎是對失職政務官的規格了,包括我們的貪瀆總統都不曾道過歉,人們何以如此苛求幾名未成年女生?何況,她們在此期間除飽受外界討伐,身上更貼滿鬼妹、出拳妹、象腿妹、傳播妹的醜化標簽。一次霸淩,換得社會的集體羞辱,這對她們年輕、無知的生命會不會是不成比例的懲罰?
這次的霸淩事件,讓人看了心痛。失控的青春事件,演成粗暴無情的毆打,複製了成人社會的冷酷;關切校園霸淩的網民和媒體,推波助瀾進行嚴酷的社會審判,卻在不能接受這是單純暴力事件的情況下頓然收手;有責任開導學生的校方和家長,只求息事寧人,在輿論壓力下顯得手足無措。我們必須強調,社會關心霸淩問題,絕對是積極現象,但種種社會關注和情緒熱度加總放大,卻成了此案不可承受之重。
要消弭霸淩,需讓學生了解如何面對衝突、如何解決問題,並知道暴力威脅是不對的行為。這些,都需要更細膩、更耐心的教化啟發,而不是一次敲鑼打鼓的社會公審所能解決。六人圍毆一人是霸淩,卅萬大軍圍剿六人恐怕也變成另一種霸淩。本來只有一名受害人,如果現在受害者變成七人,恐怕就是治絲益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