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5月31日電(記者楊駿)5月26日,美國空軍一枚名為X-51“馭波者”的巡航導彈從一架B-52轟炸機上發射,導彈速度達到驚人的5倍音速,試驗獲得初步成功。這樣的測試今年還將有3次。這些測試是為實現美軍未來可在1小時之內打擊地球任何角落目標的重要一步,也是美國國防部“即時全球打擊”計劃的一部分。雖然美國空軍對此輕描淡寫,但美國“即時全球打擊”計劃引起美國媒體熱議,也受到全球高度關注。
今年4月,美國還測試了“獵鷹”超高音速無人機,以及很容易被用於軍事目的的X-37B軌道測試飛行器。它們與X-51一樣,都能在太空飛行一段時間,因此飛行過程遇到的平均空氣阻力大為減少,加上新型的超燃衝壓發動機等先進設備,飛行平均速度得以達到每小時6000公里到7000公里。戰斧巡航導彈時速僅為880公里。
白宮官員4月中旬曾對媒體證實,美國總統奧巴馬已要求美國國會明年撥款2.5億美元,繼續進行與這個計劃有關的高超音速技術研究。
什麼是“即時全球打擊”?
根據美國國家科學院“即時全球打擊委員會”研究報告表述,“即時”是指“在發射後1小時內實現打擊”,“全球打擊”則是指“能以精確至數米的精度打擊世界任何一處目標”。這種“即時全球打擊”能力的用途廣泛,不僅能夠擊毀即將向美國或其盟友發射核武器的彈道導彈發射架,對恐怖分子頭目集會實施打擊,還能夠在更廣泛的作戰行動中作為先遣攻擊力量,摧毀敵方指揮與控制中樞。
需要指出的是,擁有“即時全球打擊”能力的美軍,將無需預先派遣大量兵力,就可以直接從本土、前沿基地、海上平臺、空中平臺,甚至太空平臺對目標實現有效摧毀。
美國現在已經有能力在數十小時甚至數小時內,使用核導彈摧毀地球上任何一個目標,現在為何又大張旗鼓地發展起“即時全球打擊”武器?
“即時全球打擊”系統的研發工作起步于20年前,當時只是構想和初步實驗性質。2001年“9 11”恐怖事件後,美國軍方認為,核導彈不適合反恐,因此“即時全球打擊”計劃在2003年加快了研發速度。
依據美政府今年最新《核態勢報告》,核武器在美國家安全中的作用將逐步降低,美更重視“非核威懾”。在此背景下,像X-51系列導彈和“獵鷹”這些超高速導彈和無人機無疑成為美國在“後核武時代”的新“殺手锏”。
今年2月1日,國防部公佈了2010年版《四年防務評估報告》。報告特別提到了“即時全球打擊”系統原型及其他“遠端打擊”能力。報告還指出,包括太空在內的“全球公地”將成為美的戰略重點,“攸關美國關鍵利益”。
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 蓋茨今年2月在其發表的評論文章《平衡的戰略:為新時代重新制訂五角大樓的規劃》中寫道:“美國不能認為現在的主導地位是理所當然的,而需要投資于能夠確保這種主導地位持續下去的項目、平臺和人力。”
上述種種跡象均已表明,美國已經從政策和科研方面全力為實施“即時全球打擊”鋪路。
分析人士認為,X-51等武器未來如果真正得到運用,不僅意味著一個革命性軍事變化,可能還意味著世界出現了新的不安全因素和更多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