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合作建設廈金海纜 實現兩岸“第四通”

2012年08月23日 08:3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海峽兩岸首條直達光纜──廈金海纜日前建成開通,設計容量達到960萬兆,不僅可加快上網速度,而且還可支援更多的人使用數據服務。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兩岸首條直通光纜不僅具有造福兩岸同胞的意義,還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又一見證。在當今以資訊通信為主導的現代社會,兩岸合作建設直通光纜,大大加強了兩岸資訊通信的交流,更重要的是推動了兩岸工業的聯繫和發展,意義重大。

  評論摘編如下:

  兩岸于2009年正式實施三通:通郵、通航、通商,最近又實現了“第四通”。海峽兩岸首條直達光纜──廈金海纜日前建成開通,標誌著兩岸經由第三方通訊的歷史宣告結束,是兩岸通訊合作的里程碑。它不僅使兩岸通訊容量勁增百倍,更將大大降低兩岸通訊費用,從而減少兩岸業務往來的成本,也為兩岸同胞日常交流提供了更多便利。    

  廈金海底光纜是由兩岸電信公司各投資50%而建成。早在2009年初,工信部就已批准了兩岸電訊企業共同開發該項目,來年臺灣方面也同意兩岸合作興建專用海纜,不必再繞經第三地。大陸現已有18條國際海底光纜線路,分別在青島、上海、廈門、汕頭等登陸,而臺灣也有多條國際海纜線路登陸。不過,兩岸卻沒有直通線路,不得不通過香港、日本、韓國等地轉机,不僅增加通訊業務的成本,通話效果和網路速度也受影響。如今兩岸通訊事業進入了“截彎取直”、“海底直航”的新時期,無須再看“他人臉色”了。    

  隨著兩岸在經濟、文教、旅遊等方面的交流日益密切,通訊需求大增:大陸往臺電信業務量居出境業務的第一位;臺灣往大陸的電信業務也高居其發出量的第一位,佔其島外業務量的三成。可見,兩岸確實有必要加強雙方通訊直接連線,而建立屬於兩岸自己的海底光纜無疑是前提條件。除了金廈海纜外,兩岸第二條直達海纜淡福海纜也將在年底完工。    

  廈金海纜的線路是從臺灣離島金門直通福建廈門,共有兩條線:一條是從金門的古寧頭至福建大嶝島,長約9.7公里;另一條從金門的慈湖至廈門的觀音山,長約11公里。兩條線路互為備用,確保通訊品質與可靠性,而且設計容量達到960萬兆,是以往兩岸通訊能力的100倍,不僅可加快上網速度,而且還可支援更多的人使用數據服務。    

  兩岸首條直通光纜不僅具有造福兩岸同胞的意義,還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又一見證。作為光纜一端的金門離臺灣本島有270公里,卻與廈門近在咫尺。在兩岸劍拔弩張的年代,它是臺灣防線的最前沿。然而,血濃于水的手足之情終究戰勝了歷史政治的恩怨糾葛,如今的金門已變身有名的軍事觀光勝地,來自臺灣本島和大陸各省市的遊客穿梭于各個戰事遺跡,在壕溝裏、在碉堡前、在戰機旁拍照留念、高聲談笑。這樣輕鬆歡樂的場面在幾十年前是不敢想像的。褪去了濃濃硝煙和仇恨的金門現在更成為兩岸資訊高速公路的重要中樞,肩負著兩岸交流的重任。   

  在當今以資訊通信為主導的現代社會,兩岸合作建設直通光纜,大大加強了兩岸資訊通信的交流,更重要的是推動了兩岸工業的聯繫和發展,意義重大。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