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高雄氣爆:口水少一點 愛心多一點

2014年08月04日 09:1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8月4日發表評論文章説,高雄發生氣爆事故,為死者哀傷、為傷者祈福,這是大家共同擁有的心情,畢竟,臺灣很小,即使不是高雄市民,相信很多人都可能有親戚、朋友、同學…住在高雄,因此可以説,災難與臺灣的每一個人距離都很近,誰都不願意見到這種不幸發生,然而遇到了,就該同心面對、共同解決問題,實在沒有必要在這個時候以尖酸刻薄的言語彼此傷害,或者惡意誤解他人的好意,增加對立與負面的情緒,並無助於災後重建和心靈的複元。

  高雄發生災變後,全臺各地紛紛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以實際行動表達對災區的關懷和愛,這種情懷確實很令人感動。可惜的是,在這過程中,還是有些不理性的言語和態度出現,讓人相當感慨。例如比較誰捐的錢多,如果捐得不如某些人的預期,還會出現相當難聽的批評。捐款是一種發自內心、自然而然的舉動,只要是甘心樂意,都值得感謝與尊敬。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捐款彷彿成了一種競賽,外界拿放大鏡比較捐款金額的大小,如果被認為是捐的太少的人,就得承受外界的冷嘲熱諷和謾罵,好像捐款的人是欠了災民多大的人情──這種社會氣氛實在很不健康!

  曾幾何時,我們對願意付出的人已經失去了一份感恩的心!其實,不論是多大多小的付出,相信都是出於善念,社會實在應該予以正面的響應,如此才能鼓勵更多善行義舉,也讓社會可以因為這些付出,讓人與人之間真情交流,而不是讓付出者還要背負沉重的壓力,這樣一來,捐款的人、付出的人心裏又能幾分付出的喜悅,而接受援助的人,更可能覺得自己得到的幫助不夠多而心生怨懟,如此,施與受皆有不滿,形成災後的第二次傷害。

  這次高雄氣爆事件後,很明顯可以看到針對性的批判,讓人感到遺憾。馬英九上週六(2日)變更行程南下高雄,前往高雄市三多路與凱旋路口氣爆意外現場,視察救災,並慰勞救災警消和軍隊人員。隨後馬英九前往醫院探視傷員和家屬、到高雄第一殯儀館向罹難者致意。馬英九在罹難者靈前九十度鞠躬致意,彎著腰和每一位家屬握手、希望安撫家屬悲傷的心情。相信馬英九這麼做是出於一片關懷的好意,可惜的是遭到部分人士嗆聲;部分旁觀者甚至刻意負面解讀馬英九的一言一語,真的讓人不解,臺灣社會何時變得這麼不厚道?馬英九勘災,被説是作秀,如果馬英九都不來,肯定會被罵冷血,到底馬英九該怎麼做才能讓這些人滿意呢?

  這次高雄發生事故,臺北市、臺中市、新北市等國民黨執政的縣市率先發動援助、救濟行動,也不在救災期間討論高雄市政府的應變措施是否得當,真的發揮了人饑已饑的人道精神,期盼説風涼話的、雞蛋裏骨頭的…人能節制一些,此刻是面對苦難、共謀對策的時候,大家就少一點口水、多一點愛心吧。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