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教育,如何互學互鑒

時間:2015-11-23 10:5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寓教于樂,眾所公認。但如何教,如何樂,卻大有學問。本報記者近期深入歐美國家的校園,多角度觀察中西教育理念和實踐中的差異

  英國教師——

  背誦功課仍是必需的

  中國學生——

  寬鬆的氛圍讓人羨慕

  前段時間,英國廣播公司有關中國老師在英國教學的紀錄片令人關注,引發人們對中英兩國在教育理念、教育思維、施教模式、教育效果優劣等諸多問題的熱議。

  英國的中小學教育,推行的是1921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法國文學家法朗士的教育觀念。法朗士寫道:“教育的藝術,是喚醒孩子們天生好奇心並在未來滿足它的藝術;而好奇心本身的鮮活及益處,與內心的滿足及快樂成正比”。在這裡,“快樂”是教育中的重要因素。

  位於倫敦威斯敏斯特區的聖瑪麗中學教務主任盧茜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如果讓學生每天都愁眉苦臉,老師會感到內疚,讓學生快快樂樂,才是學校應該追求的主要目標。記者在英國的數座中小學採訪時都看到,學生們在校園裏有説有笑、喜氣洋洋,那快樂無比的樣子,似乎在中國學生臉上較少找到。

  中國的中小學教育,大體上是“應試教育”,非常重視和強調紮實的基礎知識。“應試教育”通過對學生進行強化式知識灌輸,使學生們吸收豐富的基礎知識營養,從而掌握應試的技巧和技能,並最終考出出色成績。來英國教學的中國教師把這種方式應用到英國學生身上時,遭遇到英國學生的反彈,他們感覺不適。“這簡直太可怕了,教學進度太快,作業太多,我們根本受不了。”收看過紀錄片的聖喬治中學學生司科特告訴本報記者。

  英國教育部負責教學和培訓業務的官員羅伯特告訴本報記者,中國的教育有值得英國學習借鑒之處,尤其是數學教學。他説,為此,去年英國特意引進了60名中國教師,“旨在提高英國學生的數學水準,因為在數學方面,英國學生亟須提高”。羅伯特介紹説,與此形成對比的是,中國學生的數學成績有目共睹,中國的數學教學法值得英國去揣摩、體會、學習和借鑒。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引進中國數學教師和向中國派遣英國教師,不斷加強英中兩國數學教學方面的合作,這是英國教育部花費1800萬英鎊改善數學教學龐大計劃的一部分。文章説,這些經費都來自納稅人的錢,不過用在教育上,也算是“物有所值”。由此可見,中國的教學方式還是挺受歡迎的。

  不過,也有部分英國學者認為,中國學生更多的是靠死記硬背和拼命用功才贏得了好成績,對一個學生來説,得高分固然重要,但如果犧牲了創造性和主觀能動性,那便是不值得提倡的了。

  長久以來,英式教育多以“玩樂”為主,但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也收穫頗多,譬如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個性、自我獨立能力、動手創造能力和思考能力等,繼而對學生進入高等教育後潛力的爆發和長遠發展大有裨益。事實上,英國教育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很多,幾乎所有中學都開有社會實踐課和公益活動課等,常常進行各種集訓,組織學生訪學實習,此外還經常進行野外生存等方面的主題訓練等。這些教育內容使得學生們從小就實現了與社會的對接。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英國中小學尤其注重文學、藝術和社會等課程的設置,而輕視苦練加減乘除,理由是電腦已經取代了人腦,基本的計算能力都能被機器取代,數學課程不必再反覆要求學生練習運算。這種觀點不無道理,但也有些偏激,尤其是,它忽視了對學生基礎運算等能力的培養,成了很多學生綜合能力中的一塊短板。

  聖喬治中學教授物理的瑞德老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根據她的觀察,中國學生要比英國學生用功,但操場上也能經常看到中國學生的身影。英國學生則更愛玩,不喜歡需要記憶的東西,更富於想像力。全英卓越數學教學中心主管斯特普則認為,對學生來説,需要背的功課還是必須背的,這是基礎,像數學上的公式、定律,不背下來,學習就難以為繼。他向記者介紹説,英國學生不願意學數學,這是英國目前在數學教育中存在的“最大難題”,65%的孩子遇到難題或者學習上暫時受到挫折後,會選擇放棄,在這一點上,中國學生就不一樣。

  事實上,英國學生寬鬆的學習氛圍,師生間近距離的關係,終日的樂觀態度等,都讓中國學生羨慕,值得中國中小學思考甚至借鑒。有人把中國教育比作“圈養”模式,把英式教育比成“放養”模式。“圈養”的模式,學生們按部就班,紀律性強,學到的知識多,但也被束縛了手腳,尤其是在未來走向社會“單飛”時,難免缺乏綜合搏擊的能力。英國學生則在“放養”的模式下,自由散漫,我行我素,各項基本功可能都不理想,但很多天性得以保留和釋放,從而為未來的爆發贏得了可能的空間。如果讓家長和老師選擇,許多人會認為中國老師責任心強;而如果讓學生選,則會選擇環境輕鬆、身心愉悅的英式教育。可見,中英教育各有韆鞦,與自身的發展狀況、國別國情和文化傳統等因素息息相關,二者並非孰優孰劣的關係。取長補短和相互學習借鑒,才是正確的態度。

  美國教師——

  無獨立思考難有創新

  中國學生——

  參加長跑隊學到頑強

  紅葉黃花,晴空萬里。位於紐約州東北部的長島大頸南中學11年級課堂上,正在“上演”莎士比亞名劇《麥克白》。

  這是一堂英文課。老師讓學生們三四人一組,每組演齣劇中的一幕。就讀該校的中國學生茜茜説,“我們一邊演,老師一邊點評劇情。有趣的情景,增加了同學們的學習和討論熱情。”

  “美國英文課重視閱讀,沒有固定課本,老師指定閱讀書目,課堂上討論學習。”4年前,茜茜隨父母移民美國,這兩年學校裏來自中國的學生日益增多。談起中美教學的不同,她認為,美國學校不要求背大量知識,更多的是鍛鍊學生思考和動手能力。比如,歷史課上老師留作業“北美土著人的生活,在歐洲移民到來前後有何變化?”同時提供5篇相關文章,要求學生寫篇論文。

  “無獨立思考,就難有新創造。”該校英文老師達森斯肯表示,“我們注重的是讓學生學會面對陌生領域尋找答案的方法。”現在,茜茜不僅時常為完成一篇論文上網或去圖書館搜索大量資料,學習相關知識,思考要解決的問題,還興致勃勃地從策劃到製作再到剪輯,自己動手交上一個漂亮的視頻作業。

  “其實,中美教學模式綜合一下更好。”茜茜坦言,“美國課堂上知識教得少,下午2點半放學後,就是學生自己的時間了。而在中國讀書時,老師會讓我們做大量練習。現在回想,打牢基礎也很重要。小學時,我背誦的文章多,寫作文時詞多、思路多,這讓我今天的英文寫作也較好。”

  美國高中有諸多社團組織,如辯論隊、管弦樂隊、西洋棋俱樂部、籃球隊、棒球隊等,學生們根據個人興趣課後參加。“我現在多少能體味到,美國人是怎麼培養吃苦精神的。”年逾不惑的中國家長田婕擺頭感嘆,“老師竟然讓孩子們冒著中雨、頂著大雪,堅持課後長跑訓練。”田婕的女兒蓉蓉兩年前轉學到大頸南中學。初來乍到,她選擇了門檻最低、不用測試錄取的長跑隊。除了每天放學後訓練2小時外,還經常在週末同其他學校的隊伍比賽。

  “其實,我長跑成績不好。”蓉蓉説,“但是,慢慢你會融入這個集體,為了這個集體不想掉隊。”蓉蓉加入的長跑女隊有20人左右,涵蓋了4個年級的女生。教練是位退役運動員,訓練抓得很專業。長跑訓練安排在學校後面的大森林裏,每天約5英里,風雨無阻。“起初,我跑不動,跑在最後的同學陪著我堅持下來。”蓉蓉回憶,“遇到下雨、下雪,臉上像鞭子打,身上濕得難受。但看見前面同學都堅持跑,咬牙挺挺就堅持下來了。”

  如今,每當看到頭上冒著熱氣、臉蛋白裏透粉的女兒回家,田婕心裏就泛起甜蜜。“以前帶她去健身房,看她在跑步機上慢吞吞地不使力,幹著急。”田婕説,家長要教育一個孩子頑強,多難呀!培養合作精神,多不容易呀!可是在長跑隊中,一切教育自然而然。

  對於蓉蓉來説,在長跑隊的另一溫暖收穫是,在異鄉交到朋友。她高興地説,“我們每天在一起訓練,還經常出去比賽,一起釋放情緒,興趣相投的就會成為朋友。”

  美國學生裏最受矚目和歡迎的不是學霸,而是長跑隊的冠軍、橄欖球隊的主力、話劇社的主演等。誰在校際比賽中拿了第一,為本校贏得榮譽,校園廣播裏會把誰的名字連念三次。“我們對學生的評價,智商與情商並重。”達森斯肯説。

  德國學生——

  靠刻苦才上文理中學

  中國學生——

  有課外特長更受歡迎

  中國有句老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在德國,學生在小學四年級結束時,就將迎來人生的第一個重要“分水嶺”,因為從五年級開始,學生將進入中學的學習階段,而中學又大致分為功能性質各有不同的三類——文理中學、實科中學和職業預校。

  小學班主任主要根據學生四年來的學習成績,並與家長進行討論,然後寫推薦信決定學生去哪類中學就讀。成績較好的學生將被推薦去九年制的文理中學,畢業後大多進入綜合大學繼續深造,中學的學科設置也基本是為大學學習奠定理論基礎;次好的學生則去六年制的實科中學,學習更為實際的管理、經濟等方面的實用知識,畢業後多去注重實際知識運用的應用技術大學;班裏的後進生則進入五年制的職業預校,畢業後去職業學校學習某項職業技能,多為手工業和製造業。近年來,也有一些地方出現了綜合中學,即為上述三種傳統學校類型的組合,但數量較少。基本上,選擇了哪一種中學,就大致決定了將來的人生方向。

  受到家庭文化和“望子成龍”傳統思想的影響,加上自身一般比較刻苦,在德國就讀的大部分中國學生都會去文理中學讀書。在柏林自由大學就讀的趙月琳,小學畢業後就隨家人從中國大連輾轉到德國萊比錫市讀書。由於語言不通,她不得不先在實科中學上語言班,一年後以優異的表現順利得到班主任的推薦信,進入萊比錫的羅伯特舒曼文理中學。

  文理中學學生必須選擇兩門必修課,在畢業考試中,學生必須參加這兩門必修課的筆試考試。趙月琳在數學、德語、英語、化學這四門學科中,選擇了數學和化學當必修課。“上課時最大的不同可能就是老師和學生的關係吧。討論時會有學生跟老師開玩笑,不過是很和諧的那種氛圍,不會有調皮搗蛋的學生,也不會有人在課堂上隨意講話。” 在趙月琳眼中,與國內小學時老師“高高在上”維持紀律的刻板形象不同,德國老師在課堂上講課時,與學生更像是朋友之間的交談和討論。“也許因為上文理中學的本來就是一群學霸吧。”趙月琳笑著做了個鬼臉。

  文理中學學生的課餘時間十分豐富,一般下午2點就放學了。老師們佈置的作業並不多,約一個小時就能完成,也不會有專門的自習課來集中管理學生的學習。“每天都有大量空閒時間可以自由支配。老師不會逼著你學習,全靠個人自覺和家庭環境的熏陶。”趙月琳表示,畢業考試前,老師會在課堂上額外分析考試例題,但很多學生其實提前兩年就開始自己購買課外習題回家練習,早早開始對這場重要的考試進行準備。

  “除了刻苦的中國學生,德國學生應該有很多會偷懶吧?”記者問道,“不,不是這樣的,大部分人都非常努力。我身邊不少同學,小小年紀就已經對自己的人生規劃充滿想法。”趙月琳急忙打斷記者。一些電腦才能出眾的男生,課餘編寫很多實用小程式;還有立志從政的同學,平時關注各種國際問題,有意識地學習亞洲文化,並和趙月琳這些亞洲同學積極討論。

  趙月琳所在的中學還提供“康橋英語提高班”,支付很基本的費用就可以參加。“除了學校組織的提高班,一半以上的學生都會在放學後參加各種興趣小組,例如學鋼琴,或者是參加當地的少年足球俱樂部踢比賽等,基本分為外語、藝術和體育三大類。”在德國班級中,擁有一技之長的學生很容易得到大家的喜愛,也更容易融入集體。因此大家都十分熱衷培養自己的課外興趣專長,希望得到關注。“我的體育一直特別好,各項測驗都是第一,後來還代表學校參加萊比錫市的中學生排球比賽,拿到第三名。大家都很佩服我。”趙月琳自豪地説。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