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海上絲路”:大馬將面臨機遇與挑戰

時間:2015-06-29 09:29   來源:國際線上

  馬來西亞在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下簡稱為“海上絲路”)中可謂有優勢、有態度。馬總理對華特使兼馬中商務理事會主席黃家定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馬來西亞對該戰略持有“無限歡迎”態度。

  所謂無利不起早,馬來西亞之所以對“海上絲路”反應積極,無疑是看到了這一合作倡議能夠帶給自身的巨大發展機遇。

  第一,大馬的産業發展與對外經貿將在參與共建“海上絲路”建設中獲得無限的發展。

  從産業發展的角度來看,“海上絲路”區域合作倡議倡導沿線國家的産業合作與産業對接。在未來的共建進程中,馬來西亞在産業結構方面佔有優勢,又可在參與過程中獲得産業持續優化與升級。以此為基礎,馬與沿線國家的産業投資、貿易與技術往來勢必擴大。如胡逸山博士所言,“海上絲路”共建過程中經貿往來是雙向的,這意味著沿線國家的原産品與工業製成品都能以較低門檻進入彼此市場。

  第二,大馬的基礎設施將在共建“海上絲路”過程中實現大幅度改善。

  中國駐馬來西亞經濟商務參贊吳政平先生曾表示,馬來西亞未來幾年內規劃的基建項目較多,主要涉及公路、鐵路、港口、電站等領域。其中,馬政府在公路建設方面計劃修建連接沙撈越和沙巴州的泛婆羅洲公路與吉隆坡-新加坡高鐵,並大力建設巴生港和關丹港。相信馬來西亞的態度會給其基建設施帶來利好。

  第三,大馬的旅遊業將獲得更多的利好因素。

  目前,馬來西亞是東南亞地區旅遊市場中最能吸引外國遊客的國家之一。然而,受制於人員自由往來的瓶頸,馬來西亞與沿線國家的人文交流門戶並未完全打開。因此,未來“海上絲路”建設過程中,如中國與東盟各國,尤其是馬來西亞可達成相互入境免簽證的話,馬來西亞旅遊業的發勢必將又獲得一次大發展。

  第四,大馬人文與教育科研事業的發展也將因此受益。

  多元文化是馬來西亞參與共建“海上絲路”的重要優勢之一,籍此在人文領域能夠與沿線國家迅速形成對接。在教育科研方面,馬來西亞未來必將增強與中國等國家的合作關係,讓更多學生到國外高校和企業裏去學習和實習;而中國一些高校(如廈門大學)和研究院已經或計劃到東南亞開設分支機構。

  當然,馬來西亞也無法在“海上絲路”建設中高枕無憂,抓住上述機遇的前提是其能克服至少以下四點挑戰:

  其一,馬來西亞國內政局動蕩不安。其中蘊藏的潛在變數是其參與“海上絲路”共建中突出的挑戰之一。

  其二,南海爭端所可能引發的挑戰不容小覷。馬來西亞與鄰國菲律賓、汶萊、中國都存在著領土爭端,其中尤其以中馬南海爭端最為複雜。雖然中馬一直就南海爭端保持著低調處理的態度,儘量使爭端不至於影響兩國關係的發展。但是,馬來西亞近些年來日漸注重借助東盟框架及美國勢力介入南海問題以平衡區域內力量對比,給區域內各國政治、經濟關係的發展帶來不確定因素。

  其三,馬來西亞未來經濟發展可能面臨用工短缺的難題。這勢必會對馬來西亞參與“海上絲路”建設帶來衝擊。

  其四,馬來西亞國內面臨的毒品走私、吸毒與恐怖主義威脅等非傳統安全及其可能引發的社會不安,也是馬來西亞政府不得不認真面對的挑戰。 (葛紅亮,中國察哈爾學會研究員、廣西民族大學東盟研究中心研究員)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