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的馬路文化是什麼樣的?
為何老外在中國的馬路上會覺得“水土不服”?儘管老外也有“路怒症”,但文明的駕駛習慣是大多數西方國家的共識。
在美國,許多路口並沒有設置紅綠燈,只豎有一個標示“STOP”(中文:停)的圓牌。只要遇到“STOP”,不管白天還是夜晚,美國人都會老老實實地把車停下,確認安全後再出發。
為了提高道路利用效率,美國許多城市規定,道路最內側的快行車道,乘員須達到兩人方可駛入,高峰時段則要求三人以上。儘管這樣的規定很容易投機取巧,但美國人也很少犯忌。美國“最牛”的車——校車,一般通體黃色,如果它在路邊停下來接送孩子,並打開了延長停靠的指示燈,它左面和後面的車輛都得停下來,直到馬路上沒有孩子時才能開動。
英國的馬路上很少聽到喇叭聲,車輛遇見行人停車,遇見小狗小貓也得停車。開車併入主幹道前,所有車輛都無條件停車,仔細留意兩邊車輛,確定絕對安全之後,才迅速通過。
韓國人從小受到的交通教育是,只看紅綠燈,不用左右看車。因為所有人都遵守規則,小學生、老太太綠燈過馬路,從來不擔心會被車撞。
嚴格執法造就道路自覺
車輛給行人讓行,在西方國家的理念裏,是行人的權利。但這樣的馬路文化也依賴於嚴格的法治。
德國駕駛員一旦違章,不僅會被罰款和扣分,違章情況還會在網上公佈,今後駕車、購車和享受相關社會福利都會因此受到影響。
日本車輛在高速路上違章停車會被扣2分,罰款合計400到3000元人民幣,超速40公里以上,還可能面臨6個月以下的監禁,應急車道更是不能佔用。
最近,一段用行車記錄儀錄下的小短片在社交網路流傳。短片由國外眾多片段組成,記錄了各種各樣的馬路文化。司機停車等待紅綠燈、禮讓行人,攙扶老奶奶、孩子過馬路,等小動物過馬路,幫前車擦去車燈上的積雪……種種文明行為都讓網友不禁感慨,“其實,文明只是慢一點,再慢一點。”(顏穎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