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蘇格蘭將就是否脫離英國舉行全民公投。隨著公投臨近,民調結果愈髮膠著,獨立派、促統派以及英國政府都使出了渾身解數投入最後的角力。無論最終結果如何,這場公投對蘇格蘭、英國乃至整個歐洲都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蘇格蘭為何鬧獨立
提起蘇格蘭的獨立運動,很多人可能會想起著名的好萊塢電影《勇敢的心》。影片中蘇格蘭民族英雄威廉 華萊士在英勇就義前對“自由”的撕心裂肺的吶喊令人印象深刻。
儘管影片描述的多處故事情節與史實不符,但蘇格蘭人爭取獨立的鬥爭無疑是長期而曲折的。蘇格蘭王國在西元843年完成統一後,曾是一個獨立國家。但在1296年被英格蘭佔領,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的暴政統治激起蘇格蘭人的持續反抗,並於1328年重獲獨立地位。後來的300多年間,蘇格蘭與英格蘭分分合合。直到1706年,蘇格蘭和英格蘭兩國共同簽署《聯合法案》並於1707年5月1日正式生效,大不列顛王國成立,蘇格蘭成為其中的一部分。
很多歷史學家認為這正像是一樁“買賣婚姻”,因為蘇格蘭選擇與英格蘭聯姻是在1690年代殖民巴拿馬達林計劃破産後的無奈之舉,而《聯合法案》當中一條至關重要的條款便是英格蘭政府同意向蘇格蘭支付一筆錢,以補償那些在達林殖民計劃中血本無歸的投資者。由於“感情”基礎並不牢固,蘇格蘭內部主張脫離英國的政治力量並未偃旗息鼓,一直在積蓄力量等待東山再起。2007年5月,以爭取獨立為宗旨的蘇格蘭民族黨在大選中擊敗把持蘇格蘭執政大權50年的工黨,贏得地方選舉,由黨首亞歷克斯 薩蒙德出任政府首席大臣,迎來了實現獨立目標的良機。2012年,經過不懈努力,薩蒙德領導下的蘇格蘭政府與英國卡梅倫政府簽署《蘇格蘭獨立公投協議》,決定在2014年舉行蘇格蘭全民公投,以決定蘇格蘭的去留問題。
薩蒙德在競選及執政期間堅持認為,一旦獨立,蘇格蘭就可以掌握財政和稅收大權,自主制定國家政策、自由支配北海豐富的石油、漁業資源,將蘇格蘭發展成一個富裕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