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經濟學”效應正在衰竭

時間:2014-05-20 13:42   來源:新京報

  從日本國內來看,政府刺激政策的強力推動使2013年公共投資以11.4%的增幅快速擴張,但私人投資總體增幅卻不明顯。

  近年來,在各種因素推動下所謂的“安倍經濟學”一度名聲大振,但在光鮮的經濟數據掩蓋下,“安倍經濟學”似乎已走向末路,日本經濟經歷了短暫的反彈之後,面臨的形勢更趨嚴峻。

  過去兩年,不斷強化的寬鬆貨幣政策與持續擴張的積極財政政策使日本經濟走出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的低迷狀態,2012年、2013年日本實際GDP增速由2011年0.5%轉為1.4%和1.5%的增長,今年第一季度增速季環比折年率更是達到5.9%。日本經濟的回暖為“安倍經濟學”吸引了大批支援者,市場對日本將走出“失去的二十年”預期迅速增強。

  但整體數據的光鮮亮麗並不一定意味著實際經濟已全面復蘇。從日本國內來看,政府刺激政策的強力推動使2013年公共投資以11.4%的增幅快速擴張,但私人投資總體增幅卻不明顯。日本家庭消費支出去年同比增長1.5%,但較金融危機爆發之前尚有2.5個百分點的差距。

  “安倍經濟學”超大規模刺激政策的代價亦不菲。截至今年2月末,日本主權債務規模已高達1027.1萬億日元,佔GDP比重近250%。雖然日本國債主要由國內投資者持有,但隨著日本居民儲蓄率明顯下降、投資者風險偏好的轉變,特別是在物價水準持續上漲引致市場對抗通脹收益率要求不斷提升的背景下,日本維持鉅額主權債務的“以債養債”模式正面臨日益嚴峻的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安倍經濟學”關鍵環節的結構性改革目前進展緩慢,也在一定程度上預示著日本經濟的利好或已出盡。今年4月初,日本政府正式上調消費稅3個百分點至8%,以此展示對經濟增長前景的信心以及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決心。但在日本經濟復蘇尚不穩固,特別是通貨緊縮的風險還未消除之際,上調消費稅的舉措可能對經濟造成較大的衝擊,近期日本零售市場出現的劇烈波動正是政策衝擊的初步體現。

  為彌補結構性改革的不足致使日本經濟後繼乏力,近期安倍政府加快了美國、歐盟的貿易談判,試圖通過增強對外經貿往來關係尋找新的增長點。但在金融危機後全球貿易格局及貿易模式面臨重大轉型背景下,尋找外生動力對於日本而言或遠水解不了近渴。4月份日本製造業PMI急轉直下跌至榮枯分界線之下,也預示著日本經濟不容樂觀的未來。

  孫子兵法有雲: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安倍經濟學”過去兩年來對日本經濟的刺激效應正逐步衰竭。在“失去的二十年”帶來的結構性、根源性問題未解之前,即使日本通過貨幣超發走出通縮,卻不意味著必將迎來可持續的增長。面對日益複雜化的主權債務、內需不足、結構失衡等問題,安倍若未能及時採取有效應對措施,日本經濟或在短暫增長之後再次跌下懸崖。(羅寧 學者)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