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齣爾反爾,一意孤行,悍然冒天下之大不韙,詭稱以所謂“個人名義”大模屍樣地參拜供奉有14名二戰甲級戰犯牌位的靖國神社。此舉引起中國和其他飽受其侵略傷害的亞洲鄰國的嚴厲譴責和嚴正交涉,同時招來國際輿論一片譁然,甚至連明裏暗裏為其撐腰打氣的美國盟友也表示遺憾和失望。我們身居海外的華人華僑無不對此表示極度的憤慨和強烈的譴責。而新年伊始,安倍晉三又在2014年元旦發表了所謂的新年感言,狂稱奪回強大日本的戰鬥才剛剛開始。他還談及上月才啟動的國家安全保障會議,聲稱日本將對世界和平與穩定,發揮超出以往的積極作用。這些狂言完全和當年日本聲稱要建立“大東亞共榮圈”是如出一轍,都是以冠冕堂皇之名義為其侵略擴張鳴鑼開道。這一勾當再一次充分暴露了日本軍國主義者磨刀霍霍的猙獰面目,這是世界上所有愛好和平正義的人們決不能容忍的。
日本人自稱“大和民族”,然歷來崇尚武士道,懷抱侵略、擴張和征服他國的野心,不斷進行殺伐爭奪。此等民族與“和”字何曾沾邊!訖近代,日本明治維新後,國力強盛卻非為善類,而是務求擴軍,侵略和掠奪他國。作為二戰戰敗國,日本還煞費苦心地做出“愛好和平,永遠放棄戰爭”的姿態,把廣島長崎原子彈爆炸後的部分遺物和慘不忍睹圖片作為國禮贈送給聯合國總部作陳列紀念。這些不過是欺世盜名之舉!
這裡不妨簡要回顧一下日本從十九世紀下半葉起的侵華史實。1874年5月,日本出兵數千人入侵我國臺灣,殘酷殺戮高山族同胞。1879年強行吞併琉球國並更名沖繩縣。爾後日本變本加厲地和滿清帝國和俄國等交戰。由於清軍腐敗,節節敗陣,日本進一步覬覦中華利益,1895和1901年分別以武力強迫滿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和《辛醜條約》,掠奪中國數億兩白銀。1915年又以最後通牒方式,逼迫民國總統袁世凱簽訂《二十一條》。1931年日本在瀋陽製造“九?一八事變”,強佔我東北三省,使我三千多萬名同胞淪為日軍鐵蹄下的奴隸。1935年,日本成立731細菌部隊,用中國人進行鼠疫、霍亂、梅毒等細菌以及毒氣、槍彈等的活體試驗,並大量製造鼠疲、霍亂等各種細菌,用飛機撒播在中國各地,殘害中國人民。1935年日軍製造“七?七盧溝橋事變”,開始全面侵華。8月,日軍大舉進攻上海。12月13日,日軍攻下當時中國的首都南京,進行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在6周內燒殺淫掠,殺死30多萬手無寸鐵的中國人,燒燬南京三分之一的房屋。日本侵華期間,到處瘋狂血腥燒殺搶掠,無數中華兒女被其殘暴蹂躪和殺害,多少人家破人亡、多少人淪落他鄉、多少人飽受苦難。日本侵略者的暴行真是罄竹難書。據報道,從1937-1945年8月15日的8年中,除康、藏、疆、陜、甘、寧、青、川外,中國其他省份皆遭日軍鐵蹄蹂躪,傷亡人數達3500多萬,直接和間接財産損失共達5620多億美元。
但是在來勢洶洶的日寇面前,中國人民絕不甘心當亡國奴,並沒有被嚇倒,而是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國共合作,軍民團結,同仇敵愾,浴血抗敵,用自己的血肉築成新的長城,經過八年艱苦卓絕的奮鬥,終於將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打敗並趕回老家去。而日本人們自己也飽嘗侵略戰爭的苦果,幾乎到達國破家亡徹底崩潰的邊緣。二戰結束後,那些發動戰爭的元兇首惡受到了歷史公正的裁判。戰勝國分別在紐倫堡和東京成立國際軍事法庭分別對罪大惡極的戰犯如戈林、東條英機等進行了歷史性審判。東京審判的結果,東條英機等十幾名甲級戰犯領賞了絞刑,其他幫兇也都受到了應有的懲罰,這些沾滿中國及亞洲鄰國人民鮮血的劊子手被永遠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戰後數十年來,日本極少數右翼分子政客一直在為軍國主義招魂,現在極個別頑固分子更明目張膽地為自己撈政治資本,妄圖打著維護世界和平的幌子為推翻永遠放棄侵略的戰後日本憲法造勢,這些勾當純屬鼠目寸光、不計後果之下下策。日本政客不去反省這段給中日兩國和亞洲鄰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的歷史,,反而高調拜鬼招魂,以扭曲的心態妄圖復活軍國主義,這簡直是白日做夢。當今中國國力遠勝昔日,中國人民保衛祖國領土完整的決心絲毫不會動搖。我們身在紐西蘭的各界華僑將堅決站在中國人民一邊,堅決維護中國領土主權的完整。我們正告安倍晉三之流的政客,不要再去追隨那些軍國主義者的陰魂,結果必會弄得自己陰魂附體,人不人鬼不鬼,休想再操起那腐朽不堪血跡斑斑的武士刀,不自量力地硬碰中華民族這座現代化的鋼鐵長城,其後果一定是飛蠅撲火自取滅亡!中華民族歷來都熱愛和平、友善待的民族,但是和善並非軟弱好欺!歷史足以證明,凡喪心病狂膽大妄為侵犯我中華者,都必然落得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慘敗。日本一小撮極右政客須知,拜鬼多則陰氣重,陰氣重則陽氣喪,陽氣喪者則非作祟及遭殃也,彼早被送上斷頭臺的甲級戰犯們恐要速速招其入夥去矣。上帝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日本極右分子政客膽敢以卵擊石,挑起事端,必定落得個“新鬼含冤舊鬼哭,他生未卜此生休!”的可悲下場。世人正拭目以待,看這些瘋狂的跳梁小丑如何收場。(紐西蘭中華新聞網供稿 特約評論員 魏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