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會議定於6月6日至7日在北京舉行。北京峰會將是上合組織一次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重要會議。上合組織成員國的專家學者認為,這次峰會將有力推動各成員國加強政治、安全、經濟等領域的務實合作,為該組織第二個十年的發展指明方向。
上合組織在“上海精神”的指引下,提供了一種不同的治理模式,強調國家不分大小,以協商一致的原則來推動彼此間的合作,從而在事實上踐行了國際關係民主化原則。
上合組織的成立、發展是冷戰結束後國際政治格局中的重大事件。與東北亞、東南亞、南亞、西亞北非地區相比,中亞地區保持著相對穩定,而這在相當程度上要首先歸功於上合組織的存在與發展。正如上合組織首任秘書長張德廣一再強調的,“現在我們不能想像一個沒有上合組織的中亞、沒有上合組織的歐亞地區、沒有上合組織的國際社會。”
“上海精神”是友好合作的核心準則
上合組織的建立和發展豐富了國際關係的內容,為新時代的國際關係提出了很多新的概念構想,增加了新的外交哲學。十餘年來上海合作組織之所以能走過從初創起步到成熟發展的不平凡歷程,並成為具有重要國際影響的區域性合作組織,最根本的原因在於:“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已經內化為成員國之間、成員國與其他國家之間、本組織與其他多邊機制之間發展友好合作關係的核心準則。而只有全面理解“上海精神”,才能準確認識和把握上合組織過去十餘年的風雨歷程,進而理解上合組織中長期發展的基本脈絡和可能情境。
第一,應在國際體系轉型加速發展的大背景下理解“上海精神”。當前,國際政治經濟競爭的重心正迅速從西方向東方轉移。儘管老牌發達國家在各個領域仍擁有相當的優勢,但中國、俄羅斯、印度等新興國家的群體性崛起為國際格局的調整提供了新的發展動力。歷史不僅沒有像福山等人預想的那樣以西方自由資本主義模式的一花獨放而終結,相反越來越表現出一種多元化和多樣性的特徵。構成上合組織核心凝聚力的“上海精神”即代表著一種超越了傳統國家關係發展模式的替代性理念。
第二,應在歐亞大陸核心地帶發生了巨大地緣政治和經濟轉型的格局中理解“上海精神”。中亞國家的身份在此過程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演化:從曾經是沙俄帝國的邊緣地帶到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從獨立之初作為俄羅斯“近鄰外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到日益具備主體性的獨立地區。未來可能還要從更廣泛的歐亞含義上審視中亞地區,即中亞國家參與的以上海合作組織為代表的一體化進程,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後蘇聯空間,而是從歐盟一直到東亞這樣一個廣泛的歐亞空間宏大一體化進程中一部分。屆時的中亞更多會被視為一個次地區。在此意義上,“上海精神”已經成為中亞地區主義的一個核心價值。
第三,應從集體的視角正視“上海精神”的形成。“上海精神”儘管有上海這個抬頭放在前面,但它不是中國的一家獨創,是中國、俄羅斯和中亞國家領導人與外交部門集體智慧的結晶,是對中蘇關係歷史上林林總總關係形態驅劣存良的自然選擇,是在“上海五國”機制發展過程中逐步凝練出來的“智識産品”。正因為如此,“上海精神”對於聚合上合組織成員國、推動該組織框架內的各項合作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道德感召作用。
第四,應從發展的眼光看待“上海精神”。“上海精神”內容不是一成不變的,不會僅僅局限于現有的20個字。過去十餘年上合組織的發展歷程也表明,一方面各成員國是在“上海精神”的照耀下推進合作,同時新的實踐又為我們繼續擴大“上海精神”的外延,為國際關係理論提供更豐富的哲學和思想資源。
在全面把握“上海精神”的框架下,我們尤其要注意到上合組織十餘年發展歷程中的兩個關鍵方面。
第一個關鍵,這是該組織所在地區內所有的轉型國家在國內體制變遷和外部國際環境相互激勵、相互影響下的相互學習並且不斷取得進步的過程。
第二個關鍵,這是世紀之交國際關係民主化潮流在中亞這樣非常複雜的地區得以具體化、得以實踐的一個地區機制的創新過程。這一點怎麼評價都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