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世行“世襲”七十年

時間:2012-04-19 08:59   來源:環球時報

  世界銀行16日選出新主人,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名的美籍韓裔醫學專家金墉成功當選第十二任行長,使美國人對這一重要職位近70年的“世襲”得以延續。奧巴馬稱讚選舉過程“開放、透明”,但質疑聲從四面八方湧來。英國《經濟學家》説,金墉當選“無疑是因為他的護照”。有美國媒體坦承,這場看似民主的競爭更像是100年前紐約或芝加哥風格的選舉,美國政府在背後進行著政治操控。17日,澳大利亞媒體公佈了一條關於“世界拐點”的消息,澳財政部根據購買力測算,發展中國家的GDP總和已經超過西方。但很明顯,新興國家的經濟發展還沒有完全兌現成世界秩序的話語權,它們什麼時候能把美國和歐洲從“煙霧繚繞的分贓屋子裏”徹底趕出來還不得而知。

  “結果像上次、上上次……一樣”

  “世界銀行董事會像上次、上上次……一樣,選擇了美國的提名人選。”美國《大西洋月刊》網站16日這樣評論金墉的當選。英國《經濟學家》報道説,富有爭議、鬥爭激烈的世界銀行行長爭奪戰最終以和以前內定的同樣方式結束:美國候選人勝出。美國新罕布希爾州達特茅斯學院院長金墉今年7月將接替佐利克,成為新的世行行長。這場競爭一開始就空前激烈,美國候選人第一次受到兩大對手的挑戰,他們都來自發展中國家,分別是尼日利亞財長、世界銀行前常務副行長奧孔喬-伊韋拉和哥倫比亞前財政部長何塞奧坎波,後者在選舉前退出。不幸的是,雖然提名非常公開,競爭過程卻不然,這意味著這一職務在幕後決定。

  結果尤其引起非洲國家的不滿。英國廣播公司16日以“非洲世行夢破滅”為題稱,隨著金墉當選世行下任行長,非洲國家推舉一名有20年金融經驗的非洲女性的夢想就此破滅。非洲許多人支援尼日利亞財長奧孔喬-伊韋拉出任世行行長,但結果並不出人意料。“你知道這種事情並非真的擇優錄用,”奧孔喬-伊韋拉在結果宣佈之前説。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南非財長戈爾丹表示,提名過程“不再是歐洲和美國在煙霧繚繞的屋子裏分贓了”,但他對“大國”決定最終的選擇表示關切。蘇丹出生的企業家易卜拉欣説:“如果(世界公共機構)如此厚顏無恥地拒絕採取同一標準,無人能夠教育發展中國家如何管理。”

  尼日利亞《笨拙報》質疑説,在被提名前,甚至在美國本土都沒幾個人聽説過金墉這個名字,他根本不是金融領域業內人士,當然也談不上什麼專業經驗,他被選上僅因為他是美國挑選的人。塞內加爾“塞內線上”評論稱,所謂遴選其實毫無懸念,因為自1945年世行誕生起就是如此,世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這對雙胞胎分別由美國人和歐洲人壟斷一把手位置,形成所謂“國際慣例”,且這兩個“慣例”還構成事實上的“攻守同盟”,互相掩護,竭力將這種壟斷維持下去。 

編輯:樊玉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