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刊:美將世界拖入新一輪石油危機?

時間:2012-03-20 10:24   來源:新華網

  【英國《經濟學家》週刊3月10日一期文章】題:又一場石油危機?

  在過去的4年裏,油價上漲使世界經濟兩度受到重創。2008年,布倫特原油期貨的價格飛漲到每桶147美元,甚至在金融危機扼殺全球增長以前就令全球增長乏力了。一年前,利比亞的供應中斷將油價推高到每桶127美元,這足以使美國剛剛起步的復蘇陷入停頓。隨著油價現在回歸到每桶120美元以上,再加上與伊朗劍拔弩張,過去的擔憂叉回來了。會爆發另一場石油危機、讓全球經濟急轉直下嗎?

  眼下的答案是不會。原油價格的確回到了曾經引發危機的水準,但全球增長受油價上漲速度、而不是油價水準的影響更大。而且到目前為止,本次油價上漲的速度比過去要緩和。目前的原油價格比今年初高大約15%。而在2011年第一季度,油價上漲了近35%。

  本次上漲也並不完全是供應問題造成的。生産中斷確實推高了價格。富裕國家的石油庫存目前處於5年來的最低點,而沙烏地阿拉伯——唯一産量綽綽有餘的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也已經在以接近最高紀錄的速度開採了。但是最近油價的上漲部分是由需求造成的。世界經濟狀況似乎不再像年初那麼脆弱,因為立刻發生歐元災難的概率減小了,美國的復蘇也似乎更加強勁。對全球增長的樂觀情緒不僅推高了股價,同樣也提振了油價。

  然而,並不能因此沾沾自喜。一個明顯的風險就是對供應的擔心增加了,特別是如果與伊朗的關係惡化到伊朗企圖關閉霍爾木茲海峽的地步。就算美國海軍確保該海峽不會持久關閉,但潛在的供應中斷將是嚴重的:在第一次海灣戰爭初期,油價上升了80%。200美元的油價是美國勸説以色列不要打擊伊朗的又一個原因。

  第二個風險是,經濟決策者對迄今為止哪怕較為溫和的價格上漲也會反應過度。歐洲中央銀行似乎比發達世界的其他央行都要擔心油價上漲會帶來通貨膨脹。去年,歐洲央行用高利率來應對高油價,結果對疲軟的經濟幾乎沒起到幫助。隨著歐元區的産出逐漸萎縮,歐洲央行不大會重蹈覆轍。這一次的危險是,油價上漲將使它不敢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那將是錯誤的。通脹的威脅遠遠不及衰退加深的威脅,特別是由於最虛弱的歐元區經濟體同樣也是最依賴進口能源的國家。歐洲對油價上漲的正確回應不僅應是下調利率,還應是放鬆財政緊縮。

  在新興市場,油價上漲的通脹風險比近幾年要小,既是因為它們的經濟增長過熱已經緩解,又因為它們的食品價格已經穩定下來——新興世界的通脹指數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食品價格構成的。但是,油價上漲對那些能源進口國構成威脅,因為它們仍然把燃料産品的價格固定下來。印度就是最好的例子。它有巨大的經常賬戶赤字和預算赤字,並對煤油和柴油價格進行補貼。它應當克制住提高補貼來應對高油價的慾望。

  儘管經濟日益走強使美國更能經受住燃料價格上漲,但大選年的政治氣氛註定會帶來要求對高油價“採取行動”的壓力。一個錯誤的反應可能會是暫時削減汽油稅,而現在的燃油稅已經過低了。一個更加危險的想法將是,為時過早地動用美國的戰略石油儲備來壓低油價。在面臨伊朗石油供應中斷的風險之際,這種做法將是魯莽的。避免2012年石油危機的機會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美國能否在國內外都保持冷靜。

編輯:樊玉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