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路透社8月 30日報道,原題:從加鉀收購戰到稻米走私 一切都是為了中國糧食商機 越南稻米走私外流、美國出現爭相搶訂運糧船熱潮、以及必和必拓出價390億美元欲收購化肥大廠加拿大鉀肥公司———這幾件事之間其實有一個共同因素將它們串連起來。
過去數十年來,中國推動糧食自給自足政策,但目前已面臨極限,向外尋找供應源以滿足需求增長的迫切性前所未見。今年透露出未來將更加依賴海外産量的警訊。
英國《金融時報》8月30日文章,原題:中國糧食安全無憂? 中國今年的收成平平,加之國人飲食習慣的改變,對中國傳統上的“糧食自給自足”構成很大壓力,推高了糧食價格,並促使中國大量進口糧食。
中國玉米和大豆進口量的增長,引發這樣的問題:隨著國內需求上升,加上城市擴張導致農業用地減少,中國的糧食自給政策能否維繫?目前,中國的玉米進口量創15年新高,而大豆進口量在5年間翻了一番。行業官員預測,今年中國至少將進口100萬噸玉米,遠高於2008-09年區區5萬噸的水準。今年中國的大米進口量也高於往年,中國正在越南及其他地區大舉採購,令觀察人士感到驚訝。
自30年前開始經濟改革以來,中國一直面對著末日預言般的警告:中國需求增長將導致全球性的糧食緊缺。事實證明,這些預言基本上都落空了。
不過,中國雖成功實現糧食自給自足,但依然得用有限的肥沃土地、稀缺的水資源以及相對落後的農業技術,來供養國民。中國政府把糧食自給自足視為關係到國家安全的事務。為應對如何增加糧食供應方面的挑戰,屢屢在農業上投入創紀錄規模的資金。
國人飲食習慣的改變,是今年中國玉米和大豆進口增加的一個關鍵原因。隨著中國人變得更富裕,他們比以前多吃肉、少吃飯了。據美國農業部估計,儘管家庭收入不斷增長,今年中國大米的絕對需求與10年前基本相當。與此同時,玉米和大豆等用於餵養牲口的主要飼料消耗量激增。
目前市場正在爭論:近期中國糧食進口激增,是預示著中國從此會長期在海外採購糧食,抑或只是局部地區天氣不佳導致的一次性事件?一些人認為,中國今後基本上會保持糧食自給自足,尤其是如果農業政策能夠成功提高莊稼收成的話。(萊斯利 胡克,楊遠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