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要公開到公眾看清“裸泳者”

時間:2013-04-19 14:54   來源:長江日報

  18日,2013年中央部門預算公開全面啟動,各部門“三公經費”預算同步公開。據財政部公開的數據顯示,2013年中央本級“三公經費”財政預算為79.69億元,比去年預算執行數減少1.26億元。財政部表示,將細化中央部門“三公經費”預算編制,加強預算執行管理。

  如果我們把這條消息拿去問老百姓,問他們的觀感,人們很難説自己有何新鮮感。中央部門預算公開始於2010年,於今已4個年頭,人們已經視公開為慣例。同步公開其“三公經費”預算,在很多人看來,也是理所當然的。從公眾的期待來看,這樣的公開很難讓人們覺得“過癮”。

  此時我們自然會想到李克強總理近期對預算公開的多次表態:在3月17日的中外記者會上,他強調要推動財政預算制度改革使人民更有效監督;在3月26日的國務院第一次廉政工作會上,他強調預算公開要通俗,要讓老百姓知道政府花了什麼錢辦了什麼事;在4月12日的經濟形勢座談會上,他又一次強調:“我們要先推動預算改革,樹立公信力,再談進一步推動其他方面的改革問題。”

  要求預算徹底公開,是人民早有的一個“定見”。現在中央推動預算公開目標明確、意志堅定,並且把“樹立公信力”作為檢驗這項工作成敗的主要標準,可見預算公開是官民共識,官民之間還有標準的共識。公開部門預算,既要傾聽民眾的呼聲,也要認真領會中央高層的要求。

  有一句名言:“當潮水退去,才知道是誰在裸泳”。潮水是裸泳者的屏藩,它擋住了圍觀者的視線,使泳者敢於把自己脫得赤條條。預算分“類”、“款”、“項”、“目”四個層次,不公開是最大的“潮水”,抽象也是一種“潮水”,它擋住了公眾審查預算合理性的目光。光公開幾個抽象的數字,不是真正的公開,而是對“裸泳者”的一種保護機制。

  所謂預算公開,在一個知識與資訊不難獲得的時代,我們不僅知道公開的標準,而且了解各地乃至不同國家的進展。比如2月25日,廣州市質監局“三公”經費支出預算公布於廣州市政府網站,內容多達9頁,包括下設26個單位所有“三公”預算細賬,全部公開到“項”一級,並附有接待人次、每人次的接待標準等。雖然該公開資訊一夜之間被一份小半頁的“三公”預算總表取代,但民眾還是知道了預算公開的“應然”尺度。

  既然要公開,就要直面民眾的期待與標準,不要低估公眾的智商。明明可以細化到9頁紙,卻只給出小半頁的內容,得公開之名,無公開之實。人民沒法發揮監督的作用,預算改革自然缺乏動力。預算改革是為其他各項改革打掃戰場,預算改革若無進展,其他改革也就被耽擱了。

  現在公眾期待“潮水退去”,預算公開貴在“通俗”,重在在“細化”上做文章。公眾看不懂預算,首先不是因為預算是一門深奧的學問,而是太過抽象。所謂通俗,就是“細化”,要細到“項”,甚至細到“目”。一個部門,有多少臺公車,一台公車花了多少錢,養車一年花了多少錢,每次修理費多少,要讓公眾心中有數。潮水退去,誰在揮霍公帑,人們一覽無余。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