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號召人們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鬥。習近平説,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
“中國夢”、“大部門制改革”、“啃硬骨頭,涉險灘”、“兩個‘同步’”、“權力之籠”、“大城市病”——剛剛閉幕的全國兩會,這些高頻率出現的熱詞體現了代表委員為13億人民代言,為中國發展貢獻智慧。向夢想出發,13億中國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正在積蓄實實在在的正能量,匯集全部智慧和力量。這種力量註定是不可戰勝的磅薄力量。
這種力量來自於點點滴滴公眾對改革的認同與共識。比如,兩會上坦言改革應有“時間表與路線圖”的聲音此起彼伏,從會場內的代表委員,到會場外的新聞媒體及普通百姓,從治理霧霾、養老金雙軌制並軌,到戶籍制度改革、反腐立法、收入分配改革等,所涉及的問題集中在民生多有焦慮、改革呼聲強烈的領域。
比如,黨的十八大提出在2020年實現國民收入翻一番,深得民心,而實現這一目標有沒有具體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收入分配改革如何“提低、擴中、限高”,如何讓城鄉居民收入增長保持與GDP同步增長,公眾希望早一點看到改革具體路徑的設計。反腐立法,如何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如何讓權力在陽光下運作,如何做到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公眾迫切需要看到更有成效的改革。還有戶籍制度改革,更是與城鎮化進程、數億農民工利益直接相關。
應該説,公眾關注的這些改革熱點,多年來一直在穩步推進。以養老保險制度為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實現了制度全覆蓋,各項養老保險參保達到7.9億人,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實現“九連漲”。在行政體制改革方面,諸如健全政府決策程式、規範行政審批、推動政務公開、加強反腐倡廉建設等方面,也在穩步向前推進。
公眾關注改革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反映出公眾對相關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認識已經達成廣泛共識,這是進一步深化改革的難得的民意基礎。同時,公眾也在期待改革的力度再大一點、步子再快一點。
凝聚共識,重要的前提之一即面對現實。對於某些複雜的改革,一時難有明確時間表的,公眾更希望看到有哪些具體的行動步驟,有哪些試點設計以及相應的成效,希望對改革的進程“心裏有數”,希望對相關決策有更詳細更及時的知情。這是公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不斷增強的必然結果。
新一屆中央領導屢屢強調,各級黨員領導幹部須“不回避矛盾,不掩蓋問題”,要有“問題意識”。這樣的問題意識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就是一種突破瓶頸、根治頑疾的緊迫意識、責任意識。對於已有廣泛共識、改革時機已然成熟的,應當逐個設計行動方案與實施方案,穩步向前推進。對於受困于盤根錯節的阻礙因素而一時難有時間表與路線圖的,決策者也不應回避困難與掣肘因素,坦誠面對,爭取民意的更廣泛支援,集思廣益,積極試點,積累經驗,尋找突圍之路。
體察公眾的急切之心,積極回應公眾的關切,會傳遞一種正向信號,提升公眾關於改革的信心。兩會上,全國人大首次公佈反腐立法的時間表,明確今後5年的立法重點包括“完善反腐敗方面的立法,真正形成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贏得一片好評,讓公眾真切感受到決策層對反腐的堅強決心。還有,針對霧霾天氣,環保部回應,正在編制《京津冀地區的大氣污染防治規劃》,今年將出重拳、用猛藥,抓好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等重污染地區的大氣污染治理,這讓公眾看到環保部門在守護藍天白雲的攻堅戰中正在付出實實在在的努力。
“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凝聚中國力量,向夢想出發,向民族復興之夢出發,向每一個中國人心中的幸福之夢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