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他領域短時間內難以成為拉動經濟的有效工具的情況下,房地産市場已經再一次充當了“穩增長”的抓手,它對推動此次經濟企穩復蘇起到了重要作用。
財政部昨天(12月11日)在其網站上公佈了11月份全國財政收入情況,當月全國財政收入7871億元,同比增長21.9%。更可觀的是,截至11月份,今年的財政收入已完成全年預算目標的95.9%。在經濟上行遭遇瓶頸的背景下,財政收入仍能保持強勁增長,這與目前企業利潤增長減速、民眾增收困難的情況形成了明顯的對照。
而在構成財政收入的各個子項目中,11月份房地産營業稅的大幅增加十分引人注目。報告稱,11月份的營業稅收入1143億元,同比增加254億元,增長28.6%,而其中的房地産營業稅同比增加123億元,幾乎佔了整個營業稅增加額度的一半,增長率高達58.7%。另一項與房地産相關的建築營業稅的同比增加額也達到83億元,增幅達到31.8%,把這兩項相加,其他行業增加的營業稅就寥寥無幾了,這與目前整個宏觀經濟出現的局面倒是相吻合的。而財政部對房地産營業稅猛增的解釋是,主要是受前幾個月房地産市場交易量增加,以及去年同期收入基數較低的影響。
財政部的分析有事實依據,最近幾個月,我國多個房地産一二線城市的商品房成交量都出現了比較可觀的反彈,這自然會引起營業稅的增加。但是,還有一個不在財政部統計範圍內的情況是,隨著成交量的上升,房價也已止住了跌勢而出現了上升。
很顯然,在其他領域短時間內難以成為拉動經濟的有效工具的情況下,房地産市場已經再一次充當了“穩增長”的抓手,它對推動此次經濟企穩復蘇起到了重要作用。自然,它帶來的一個直接的效果是房地産營業稅將近60%的上升,而它對相鄰行業的促進,隨著時間的推移,相信也會逐漸顯現出來。
我國的房地産市場從上世紀末建立以來,迅速被各地政府作為拉動經濟的一個龍頭産業來利用,繼而又成為地方政府增加財政收入的一個通道。儘管我國多次對房地産市場進行調控,但由於政府部門難以放下房地産市場這個工具,一直處於調控下的經濟運作對房地産市場的依賴度越來越重。
目前,房價仍然超越普通民眾的基本購買力,因此民眾盼望房價下降的願望並沒有消解,但是,我國經濟結構存在的內在缺陷正制約著經濟的平穩健康發展,也制約著房地産市場調控的繼續深化。11月份財政收入中房地産營業稅的強勁增長,使我們看到了我國經濟對房地産市場仍然有很高的依賴度。這種依賴度不降,房價就降不下來,經濟結構調整也就難以收到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