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抱怨“社會不良影響”中迷失

時間:2012-05-23 13:51   來源:中國青年報

  有一個常見的怪象:圍坐餐桌,數人侃侃而談,談最近的熱點事件和現象,大家眉飛色舞地高談未成年少女做人流的低齡化愈演愈烈的趨勢,興致勃勃地闊論最近又有幾個貪官因為貪腐而落馬等。無論高談還是闊論,最後都會感嘆:這個社會真的太讓人憂慮了。

  學生犯錯,老師抱怨是學生受了社會上的不良影響;孩子搗蛋,家長埋怨是孩子受了社會上的不良影響;貪官獄中懺悔,自己沒有管住自己的手,是因為受了社會上的不良影響;甚至醫生收“紅包”,文化低俗,道德沉淪,信仰缺失,女生拜金,男生亂情,商家以次充好,菜販缺斤短兩等,只要是“壞”的事情都可以歸納為“受到社會上的不良影響”;一些媒體在分析某件“壞”事時,也會常用“這是受到社會上的不良影響”來佐證。一句“社會不良影響”就好像一個巨大的“筐”,只要是“壞”皆可往裏裝。那麼,什麼是社會?“社會不良影響”到底是個什麼“筐”?

  人是社會的主體,社會包括你、我、他每一個人。每天,我們一睜眼就開始參與社會活動,請不要動輒就説自己太卑微太渺小,其實我們每一個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影響著社會,改變著社會,我們都是這個社會的基本元素,都是這個社會的主人。如果一味抱怨“受了社會上的不良影響”,把“社會不良影響”當成一塊遮羞布,哪有醜哪捂,筆者就不明白了,這所謂“社會不良影響”到底是誰的影響?

  某些官員,對著麥克風誇誇其談地教育群眾遵守公德,自己卻胡吃海喝、見利忘本、腐化墮落,養情婦、收受賄賂,鋃鐺入獄後卻抱怨是因為受了社會上的不良影響。這些作為群眾領路人的官員的言行,已經在潛移默化中為某些後來者作出了“榜樣”,這到底是社會上的不良因素影響到了你們,還是你們的行為已經影響了一大批人?

  某些媒體,為追求“賣點”,大肆挖掘搶劫、強姦、兇殺等新聞,不惜版面大尺度刊發血腥場面、津津樂道地進行細節描寫,大渲染、大標題、大圖片,以求最大限度地刺激讀者感官。試問這些媒體,作為公開出版物,你們在過分追求商業價值的同時,是不是丟棄了最基本的傳播良知?你們的行為是不是已經影響了一大批人?

  一些人在高聲大罵受社會不良影響,在“拜金主義”橫行的同時,自己卻在美滋滋地奉行“拜金主義”;一些人在網上大罵特罵受社會不良影響,作為圍觀者見死不救的同時,一旦遇到類似事情,自己照樣袖手旁觀,看得有滋有味;一些人在公交車上,看到老人和孕婦站在身旁,自己佔著老人孕婦專座視而不見,過後卻在網路論壇、微博上大呼小叫地聲討社會的不良影響。一些官員、媒體、教師、家長、醫生、不法商販等,一遇到問題就歸結到是受了“社會的不良影響”,難道你們自己就不算社會參與者?又有多少人是生活在火星上呢?

  社會屬於大家,社會的發展、進步,離不開每一個人的參與。就比如,被稱為“最美女教師”的張麗莉,在失控汽車衝向學生時,她一把推開了兩個學生,自己卻被車輪碾軋,造成全身多處骨折,雙腿高位截肢,難道她在救學生的瞬間就沒有想到自己?她就沒有受到社會的不良影響?再比如迅速走紅的“油條哥”劉洪安,他堅持使用一級大豆色拉油炸制油條,而且每天一換,他説:“人不能昧著良心,圖眼前小利。”他還説:“我賣的不是油條,是生活。只有踏實做好每一件事情,才能坦然地享受生活。”難道他就不明白這樣做會大大增加成本並降低自己的收益嗎?難道他就沒有受到社會的不良影響嗎?

  其實,在高呼這個社會太壞了,一味抱怨受到了社會不良影響的同時,最該反省的是我們每一個個體。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