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GDP的增長目標為7.5%。與GDP增速密切相關的另一個數據是居民增收。對此,央視財經頻道在節目中提出一個問題:如何讓收入增長與GDP增長同步,讓勞動者從社會財富的蛋糕中分得更多?
居民增收的步子邁得有多大,參照數據的選擇很有講究。長期以來,很多地方是以CPI漲幅為居民增收參照數據的,去年8月,數據顯示,各地居民增收都已經超過了10%,有媒體就小小地激動了一把:居民增收跑贏了CPI。好吧,跑不過劉翔,但終於跑贏了CPI,但這又説明什麼呢?無非是説明老百姓收入跟往年比沒有貶值而已,保值與增收,差得太遠了吧。
其實增收10%這個數據,不僅跑贏了CPI,而且也跑贏或接近了最近兩年的GDP增幅——2011年,我國的GDP增幅是9.2%、2010年是10.4%、2009年則是8.7%。這也就是説,居民收入增幅與GDP同步在一些年份已經實現了,但這又能説明什麼呢?這無非就是説,居民增收沒被經濟增長的車輪甩下來而已,它離真正意義上的大力提高居民收入,提高勞動者在社會財富中分配比例,還有相當的距離。
政府、企業、勞動者共同分享社會財富這塊蛋糕,勞動者分得多不多,不僅該與GDP和CPI這些數據做比較,更應該與政府財政收入增幅等數據來比較。看看最近幾年財政收入的增長數據吧:2011年全國財政收入增長24.8%、2010年增長21.3%,即便是在受全球金融危機嚴重影響的2009年,全國財政收入增幅仍然達到了11.7%。事實上,我國財政收入已經連續多年保持高速增長,其增幅往往幾倍于居民增收。
在社會財富這塊大蛋糕裏,政府分得越多,勞動者和企業能獲得就越少,這是常識。拿勞動者收入來説,全國總工會集體合同部部長張建國此前就曾表示,中國居民勞動報酬佔GDP的比重已經連續22年下降,這是遠比“居民增收跑贏CPI或與GDP保持同步”更需要關注的問題。
我們一直在強調“藏富於民”,強調“民富國強”,甚至在憧憬自己的居民收入倍增計劃。要達到這些目標,不能僅僅滿足於居民增收跑贏CPI或與GDP保持同步,而要讓居民收入在社會財富這塊蛋糕裏所佔的比例大大提高。換句話説,如果真要拿增收的數據來做比較,那麼,想辦法讓居民增收速度靠近甚至跑贏財政收入增幅,才是可期的藏富於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