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寧陜是縣城裏最繁華商場僅相當於發達城市一個社區超市的貧窮縣,卻推行起了15年免費教育的政策。在這個縣城裏,最氣派的建築不是政府辦公樓而是中學實驗樓,也正是這個縣城,政府甚至賣掉了辦公樓來修學校。(9月27日濟南時報)
在這個把教育事業放在第一位的小縣城裏,還有個尷尬的現象:考出去的大學生也不少了,但很少有回鄉工作的。面對外界不能挽留人才何談脫貧的質疑,當地官員表現得很豁達,寧陜的口號是“培養一個,脫貧一家”——學生大學畢業後即便不回寧陜工作,他也會接濟家裏,一家人就有望脫貧。
寧陜政府的施政理念足以讓各級政府深思。“培養一個,脫貧一家”口號背後的長遠考慮體現了當地政府的務實態度,即便學生都為別的地方“添磚加瓦”去了,但他至少給自家帶來了實惠,讓自己的家庭有了脫貧希望。而政府部門的施政,正應該從小處入手從基礎入手,不能濟小又焉能救大?只想著“乾大事”,試圖以一個措施解決所有問題的施政理念,恰恰才是浮躁的亂作為。而當地政府賣掉辦公樓修學校的舉動,更是體現了政府的服務型職能,近年來各地豪華辦公樓層出不窮,那樣的政府只能稱之為“享受型政府”,與寧陜政府相比,不知道這些地方政府會臉紅否?
據報道,寧陜的15年免費教育措施得到廣泛讚譽後,當地官員表現得很謙虛,稱能這樣做是因為當地學生人數少,財政壓力相對較小,不願大家把寧陜的免費教育和高收費地區相比較,對其他地區産生壓力。當地官員的言外之意是,取得的成績是佔了生源少的優勢,當不得太多讚譽。
但即便如此,寧陜的成績也同樣值得各地政府思考。各個地方有不同的優勢和劣勢,針對自身優勢提出合理施政方針,毫無疑問是當地政府的職責所在。但我們常常看到的情況卻是,不少地方政府完全無視自身特點,強行開工各種光鮮項目:比如缺水的地方非要去搞個高爾夫球場,比如呼啦啦一窩蜂搞起的“名人爭奪戰”,再比如為了招商而胡亂引進污染企業……這種流行的“依葫蘆畫瓢”的施政措施背後,才是真正的懶政和亂作為,寧陜能把生源少轉化為自身優勢,在其他地方焉知不會成為教育經費難籌集的劣勢?
總之,不管“賣樓辦教育”的寧陜教育措施能否複製,這個窮縣在教育措施上的大魄力都值得每個政府官員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