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打車軟體該不該亮“紅燈”

時間:2013-06-07 14:37   來源:人民日報

  “嘀嘀打車”、“搖搖招車”……近來,網際網路上出現了一些打車軟體,人們下載手機客戶端,就能隨時隨地叫車。有的計程車上裝起了多個智慧終端,隨時接受乘客叫車。

  但令人頗感意外的是,這種火熱沒過多久,就有多個城市相繼出臺政策,對打車軟體亮起了“紅燈”。先是深圳全面叫停了打車軟體的使用,要求計程車司機刪除軟體。上海、武漢等一些城市的交管部門也表示,將嚴格禁止出租司機接受打車軟體叫車。

  據説,叫停打車軟體的理由,主要在於一些打車軟體採取的“加價”機制。

  按照這些打車軟體的約車規則,乘客在叫車時,可以主動加價以吸引計程車司機願意來載客。比如,本來正常打表,要20元車費,但在早晚高峰打不到車的時候,乘客可以在叫車留言表示,自己願意再多出5元、10元或者更多。而有的打車軟體的客戶端也會主動提醒乘客:“短途或郊區,司機空駛來接您成本高,建議加價……”

  監管部門擔心,這加劇了計程車資源的分配不公。在加價機制的“激勵”下,可能會導致加價現象蔓延、市場混亂。此外,也有不少乘客擔心,自己的行蹤等資訊上了網際網路,可能會被濫用,存在安全風險。

  這種擔心不無道理。但是,由此便“一刀切”禁止打車軟體,就有因噎廢食的嫌疑。因為這些問題,完全可以通過加強監管、細化規則來避免。比如,對加價行為、加價幅度進行嚴格限制,嚴禁計程車司機賺取不當利益;完善行業門檻,淘汰那些投入不足、缺少競爭力的軟體企業,通過優勝劣汰,提高打車軟體的服務品質。事實上,一些打車軟體開發企業已經表示,不鼓勵加價行為,而是通過內置廣告渠道等賺取利潤。

  打車軟體緩解了人、車之間資訊不對稱的矛盾,具有廣泛的生存基礎。根據中國社科院新近發佈的調查報告,在北京等一些城市,53.77%的人打車需要等10分鐘以上;另一方面,計程車的空駛率非常高,有時甚至能達到40%,加劇了城市擁堵。打車軟體提供的資訊撮合機制,減少了計程車的空駛時間,提升了利用率,其在緩解打車難問題方面的貢獻有目共睹。

  目前在美、英等一些國家,基於移動網際網路的叫車服務已成為趨勢,用戶可以通過軟體發送租車請求。租車公司通過衛星定位確定客戶的位置後,會派最近的司機到達,受到市場歡迎。

  現代管理離不開資訊科技和市場結合,計程車市場也是一樣。使用打車軟體,在網際網路上就能打車,這是一種適應市場需求的模式創新。希望有關部門儘快細化管理規範,明確行業規則,並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創新計程車叫車、約車方式,緩解城市擁堵,降低計程車司機的勞動強度,讓人們打車更方便,出行更輕鬆。(杜海濤)

編輯:張禦舲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