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古建築興教寺塔所在地——興教寺,可能要面臨大規模的拆遷。該寺位於西安市長安區,是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首,也是唐代高僧玄奘的墓地所在地。
拆遷的原因,是“絲綢之路”聯合申遺的需要。根據西安市文物局網站發佈的“興教寺申遺相關情況説明”,玄奘法師的舍利墓塔已被列入“絲綢之路中國段首批申遺名單”,而寺內其他一些建築“由於建築體量、密度過大,與興教寺塔環境風貌不相協調”將被拆除後重新選址、規劃。
不過,在大多數人眼裏,寺院裏的其他建築已和興教寺塔融為一體,孤零零一座塔,無論如何都不能算“全國重點寺院”。
依據《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産公約》,一個候選遺産地能否成功入選世界遺産名錄,除了該遺産地本身應當具備公約所要求的突出普世價值之外,保證其真實性、完整性才是入選的關鍵。將一座唐代佛塔從寺院裏剝離出來,是否有損其真實完整性;為了申遺而將佛塔所在的寺院拆遷,是保護還是毀壞?
受詬病的還有此舉涉及的商業利益。《第一財經日報》的調查顯示,興教寺拆遷的背後,並不只有興教塔的申遺工程。在長安區政府官方網站上,一個規劃面積480畝、投資2.3億元的“西安興教寺旅遊區項目”正在高調推進中。投資方是主導了“曲江模式”的一家文化産業投資公司的子公司。
在歷史文物附近圈地,進行文化概念炒作,然後招商引資,推動地價升值——“曲江模式”的成功運作,在帶來良好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備受爭議。儘管投資方在其官網上發表聲明:“我們未參與興教寺申遺的任何工作”,但對“西安興教寺旅遊區項目”未作任何回應。
最新的消息是,國家宗教局4月11日要求陜西省宗教局實地調查了解情況,依照相關法規和政策規定妥善處理。拆遷是否繼續,目前尚不清楚。不過,以申遺為契機,利用文化概念,發展旅遊,帶動經濟,卻是隱藏于各地“申遺熱”中顯見而又不能明説的動機。不管是地方政府還是投資者,都無法抗拒“世界遺産”這個名號所潛藏的利益誘惑——旅遊收入,相關地産項目,上市營利……或許,原本就是衝它們而去,保護文物、傳承文化之類,不過是“冠冕堂皇”的説辭。
清明節前,濟南琵琶山下的“萬人坑”石碑不見。1940年至1945年,侵華日軍在佔領山東期間,將抓到的抗日軍民押解到濟,在此屠殺。這段歷史,如今卻不得不為商業利益讓路。“萬人坑”遺址周邊的土地,將被開發成商業住宅,“礙眼”石碑便被清走。
也在這幾天,成龍打算將20年前收購的幾棟徽派古建築捐給新加坡某大學的消息,激起了波瀾。安徽省文物局文物保護處表態:“如果這些古建築是文物,按照現行法規是不允許流出國門的”。文物不許流出國門,在國內能否得到善待?
對於文化遺産,不只是歸誰所有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保護和傳承。很遺憾,很多地方政府和投資者,只看中了它們的經濟價值。能夠開發利用的文物古跡、文化遺産,像法門寺、哈尼梯田等,和不能帶來經濟利益的遺跡,比如“萬人坑”,命運有天壤之別。視如珍寶或棄之如蔽履,衡量的標準只有一個:有沒有“錢途”。
短視的逐利衝動,使得很多人對文化財富的理解,僅僅是變現——大規模的投資,以及盆滿缽滿的回報。近日有消息説,建成13年的人造景觀——秦阿房宮景區將被拆除,西安將投資125億元為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申遺。不知道這樣的大手筆操作,預期的回報幾何?
作為“財富”的文化遺産,其精神價值恐怕遠高於物質。可只要有逐利的衝動,就不可能擺脫旅遊開發、房地産建設之類的商業模式;文化遺産的保護,也就不可能回歸公益屬性。於是,申遺只能在“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利益裹脅下,一路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