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兒童遊樂設施匱乏怪圈

時間:2012-06-04 09:56   來源:陜西日報

  在今年“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記者深入走訪西安多家免費開放的公園,探尋兒童免費遊樂設施的現狀。有市民反映:“現在的公園更像商業遊樂場”、“公益性質弱了”。也有市民和業內人士建議增加場地及其設施,強化公益屬性。而且,這幾乎成了大家的共識。(5月29日《西安日報》)

  公園是人們的集體記憶。甭管你職業如何興趣怎樣,但凡説起兒時,恐怕都少不了有關公園的“鏡頭”:或者在鞦韆架下恣意擺蕩,或者在滑梯之上樂滑不疲……

  可是現在,“陽春女兒笑語喧,綠楊影裏盪鞦千。身輕裙薄淩空舞,疑是嫦娥下九天”,這種場景,成了詩人筆下傳之久遠的景致。在西安勞動公園、蓮湖公園、革命公園等免費公園裏,大都存在著經營性兒童遊樂設施多於免費設施的情形。比如鼎鼎大名的興慶宮公園,空地上安裝著約20套免費健身器材,可供兒童遊樂的僅有1套--兒童健康樂園。雖然它綜合了爬梯、爬繩、滑梯等多項功能,但由於數量有限,難以滿足孩子需求。相反公園裏經營性兒童遊樂設施,無論數量還是種類,都顯得十分豐富。

  公園姓“公”,這一點沒有異議。尤其是公園免費開放,更是彰顯了公園的公益性質。但目前要財政對費用大包大攬,恐怕也不現實。因此,就需要通過“招商”、通過營業性遊樂設施經營者交納的租費,作為維持公園的補充。而作為營業性遊樂項目,當然希望免費設施越少越好,那樣一來,似乎就有更多的孩子選擇他們。——這就是公園的現狀,也是“公”園的悖論。

  於是,悖論帶來了諸多矛盾。首先是家長和孩子不滿,認為弱化公益性質,其次是營業性項目經營者也不滿意,認為費用過高,競爭激烈。而一旦提高收費標準,又會引起市民反對,減少孩子遊樂頻次,也就減少了遊樂收益。收益減少,公園收費就會困難,反過來又會影響公益投入。如此迴圈,成了一個難以擺脫的怪圈。

  因此化解矛盾,尋找走出怪圈的路徑,就成了孩子家長的期盼。在這一方面,西安已經有了有益的探索,比如有的公園設置“成長樂園”,種植各種植物,讓孩子觀察體驗,學習科學知識。如果政府再能加大投入,給遊樂設施投資方一定補貼,借此提高設施水準、拓寬遊樂內容,又減少兒童遊樂支出,從而助力兒童遊樂設施,步入良性發展的軌道。那樣,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就成了觸手可及的現實。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