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稱“史上最好看的”自主招生掐尖戰即將登臺亮相——北大和清華這兩所名校分別聯合其他六所高校,組建兩大自主招生聯考同盟,準備一決高下。這被網友戲稱為“北約”PK“華約”。按慣例兩大招考聯盟考試將在同一天進行,因而要參加哪個派系的自主招生,成為擺在考生面前的首要問題。
去年清華等高校自主招生進行五校聯考,北大在試行“校長推薦制”的同時也進行了三校聯招。也許是嘗到了聯考的“甜頭”,今年清華陣營擴大為清華、中國人大、上海交大、中國科大、西安交大、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共七所高校。其後不久,北大陣營也迅速擴充為7校聯考,聯合復旦、南開、港大等與之抗衡。看來高校自主招生大有走向“集團化作戰”的趨勢。
“一次考試,七校互認”,表面上看,考生的選擇多了,正如復旦大學招辦負責人所説:聯考不是為對抗,是為減輕學生負擔,打破千校一面的狀況,既有利於學生選擇,又有利於學校選拔。實事求是地説,從聯考同盟尋求突破,以此為過渡,逐漸到各個高校獨立自主的單獨招生,也不失為自主招生的改革出路所在。畢竟在目前的國情下,一步到位地向國外看齊,廢除高考,全面實行高校的自主招生,不但難以實現,還很可能讓高招改革因噎廢食。
但問題是眼下的兩大聯考同盟,把考試放在同一天進行,這種排他性的競爭有悖真正的自主招生,很有種壟斷競爭的味道。對考生來説,報了北大同盟,就不能報清華同盟,無法兼顧兩者;對高校來説,選擇了一方,就不能再“移情別戀”,完全剝奪考生自由選擇權。這種不顧考生利益,只想著搶佔先機,在高招中“圈地”的聯考同盟,説其是“掐尖戰”似乎更為合適。
當然,嚴格説來,自主招生本身就是一個掐尖戰,各個高校憑藉自己的影響力,吸引優秀生源,世界名校大都如此。但一方面,這種掐尖應是一種公平的雙向選擇,高校可以自主選擇考生,考生也當有權自由選擇高校。可現在的兩大同盟,卻大搞“壟斷”,無視考生自由選擇權,關起門來搞改革,這種掐尖已異化為類似“北約”、“華約”各自劃分勢力範圍的抗衡戰,純屬惡性競爭。説嚴重點,還容易給人一種拉幫結派、爭當江湖盟主的感覺。
另一方面,掐尖若能真正推動自主招生的改革步伐,也算是一種進步。但眼下兩大同盟的掐尖,走的依然是應試教育的套路,有家長擔憂其會否演變成“小高考”,也不是沒有道理。因為無論想選擇北大同盟,還是清華同盟,首先過的第一關就是筆試,然後兩大同盟再根據筆試成績確定進入面試名單。這也意味著參加自主招生的考生在高考外,還要多一次聯合招生的考試,既沒有走出應試教育的窠臼,也有加重學生的考試負擔嫌疑。
七校聯考是好事,這是毋庸置疑的,至少在兩大聯考同盟內部,可以多幾個選擇。而且在目前高校招生監督機制還不完善的前提下,相對高校各自為政的自主招生,聯考可以一定程度上減少暗箱操作的機會。但作為自主招生改革的突破口,兩大聯考同盟有意將考試放在同一天進行,完全排他,這種只為自身利益著想、忽視考生權益的自主招生,偏離了大學公平競爭的精神,也有違自主招生的本義。(李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