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晚上,國土資源部和住建部聯合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堅持房地産市場調控不放鬆,密切配合做好各項工作,不斷鞏固調控成果,堅決防止房價反彈。截至目前,中央兩月內連發9次信號“穩樓市”。(7月22日《揚子晚報》)
兩月內中央連發9次信號“穩樓市”,一方面,説明中央房産調控的政策指向非常明確,抑制樓價反彈的決心很大。另一方面,反證全國各地樓市升溫的跡象明顯。據報道,近期許多城市房屋成交量和價格都創出了調控以來的新高,據統計,6月份共有25個城市房價環比出現上漲。
有專家認為,中央兩月內連發9次信號,其重心是指向地方政府的,事實的確如此。在樓市調控過程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一直在博弈——— 對中央而言,全國是一個大棋盤。樓價虛高,樓市泡沫嚴重,最終會搞垮中國經濟大勢;再者,樓價是經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事關社會和諧與穩定,擠乾樓價水分,回歸合理價位,這也是公眾呼聲、社會共識。但對個別地方政府而言,地價越高,房價越高,越能得益。因為它能拉升地方GDP增長,讓地方政府獲取豐厚的土地出讓金和稅費……雖然,樓市的“虛火”,所帶動的只能是諸多産業鏈條的“虛火”,但急功近利的個別地方政府,恐怕沒有這麼長遠的眼光和大局意識去兼顧。
目前樓市調控政策已經陷入尷尬境地。一是存款準備金率下調、降息輪番出現,一部分資金不可阻遏地進入樓市,讓近期樓價出現止跌回升勢頭。二是今年以來,經濟一直在下行通道中,尤其是二季度,GDP增速“破八”同比增長7.6%,一下子跌回了三年前。對此,有人劍指樓市調控是“罪魁禍首”,抑制了全國的經濟發展勢頭;而刺激房地産市場、刺激土地的交易,才是提振經濟增長的強心針。
基於此,一道難題就擺在面前,即如何扶正“穩增長”與“控房價”之間的天平?給樓市鬆綁,以前所有的樓市調控成果將前功盡棄;不鬆綁,個別地方財政會捉襟見肘,地方經濟發展大受掣肘進而影響全國經濟增速……
其實,扶正“穩增長”與“控房價”之間的天平,並非沒有支點。當前,房地産健康發展的“死結”在於:地價畸高,各種稅費畸多。重慶市政協副主席陳萬志曾經做過詳盡計算:一套房子,經過立項、建設、配套、銷售等環節,涉及的稅費高達62項。所以,若是土地價格和稅收不“擠水”,抑制房價只能是癡人説夢。在這種情況下,樓價下降幅度過大,房産商將無法承受;不降價,地方經濟只能停滯不前。
房産商為了保證一點點利潤,不得已會“死扛”房價,若再不在地價和稅費上作文章,控房價勢必會陷入僵局。所以,讓樓市活躍起來,房地産紅火起來,找到扶正“穩增長”與“控房價”之間的天平支點,最重要的是地方政府要舍得“割肉”,比如,適度降低地價,減少一些稅費,特別是剔除重復收取的稅費,從根本上為房産商降低房價提供更大的空間。只有如此,樓價才能回歸合理,房地産業才能健康有序發展,並帶動上下游相關産業發展,確保各地經濟“復蘇”和“穩增長”。假如房産真的是決定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那麼,地價不降,稅費不降,個別地方政府、房産商和公眾就難有贏者。譬如在近兩年的樓市調控博弈中,個別地方政府財政大幅度縮水,而房産商發展則更受阻滯。這種博弈局面不改變,中央為“穩樓市”下發再多的信號又有何益呢?(惠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