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油站,總遭“斷奶”談何競爭

時間:2012-03-23 10:58   來源:廣州日報

  事實證明,適度“國退民進”才能搞活民營經濟,如果民營經濟發展空間越來越逼仄,國企也不見得能健康發展。

  民營加油站時不時“斷奶”,這不是新聞。媒體報道,2011年前10個月,重慶涪陵51家民營加油站從中石化、中石油買到的成品油,僅為兩家公司在該區銷售量的4.2%。而目前涪陵區共有87個加油站,其中民營51個,中石油25個,中石化11個。這意味著,佔該區加油站多數的民營加油站,不僅享受不到同等的成品油供給量,甚至還遭到“兩桶油”嚴重排斥。有媒體稱,兩大石油公司此舉乃搶佔當地市場,這應該不算“陰謀論”。即便兩大石油公司沒這種打算,其做法也明顯構成排擠民營加油站的事實。

  “兩桶油”對民營加油站有著天然的敵意,這用不著多説。兩大石油公司掌握著成品油供應的市場命脈,自己又開了那麼多加油站,就算他們都是“活雷鋒”,在這種情況下也難免有私心。既然民營加油站與兩大巨頭開的加油站構不成平等競爭,自然要仰人鼻息。那麼,涪陵區民營加油站的數量何以超過“兩桶油”開的加油站,這才是更值得納悶的事情。照理説,民營加油站的命根子早就被人捏著了,什麼時候人家要你小命還不是易如反掌?

  有人可能會納悶,“兩桶油”給民營加油站的供油量這麼少,它們怎麼能存活至今?據悉,這些加油站除了從兩大石油公司那裏要點成品油外,主要供油來源是地方煉油企業。沒有這些地煉企業,民營加油站恐怕早撐不下去了。而地煉企業的日子也越來越不好過。原因同樣在於地煉企業命根子也掌握在人家手裏。據悉,佔據全國地煉半壁江山的山東地煉,國家分配的原油配額已十年未變。由於原油供應受限制,許多地煉企業面臨産能閒置、開工率不足的窘境。在“兩桶油”步步緊逼下,地煉與民營加油站其實就是一對難兄難弟。

  民營加油站要獲得市場轉機,只能依靠政策放活,也就是從機制上打破現有行業高度壟斷格局,讓不同市場主體獲得公平競爭的制度起點。比如説,對中石油、中石化進行業務重構,讓其退出部分市場領域。把兩大石油公司手上的加油站打包剝離出去,成立一家新的石油企業,這至少要比現在讓其既佔有上游資源又霸佔下游網路來得合理。

  民營加油站面臨的問題,也是許多存活于壟斷國企陰影下的民營企業的困境。大約兩年前,國務院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的新“36條”便已出臺,可迄今不見相關實施細則。鼓勵民間投資,支援非公經濟發展,這關係到經濟持續發展大局。事實證明,適度“國退民進”才能搞活民營經濟,如果一味“國進民退”,民營經濟發展空間將越來越逼仄,而缺少競爭的國有企業也不見得能夠健康發展。重慶涪陵區民營加油站的現狀,就是一個很有説服力的標本。

編輯:樊玉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