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禁補令”功夫在令外

時間:2015-07-20 15:57   來源:京華時報

  假期補課的背後,仍是應試教育思維作祟。落實禁補令,絕不能靠強推,也不能簡單推進,必須充分考慮補課存在的制度性土壤,否則只能年年下禁令,年年難落實。

  前不久,教育部印發《嚴禁中小學校和在職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的規定》,假期學校集體補課的現象得到有效遏制。但記者在安徽、江西調查發現,“學生一週補課6天”“在職老師變身補習班老師”等現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漫漫暑期成了學生和老師忙碌的“補課時光”。

  放假淪為假放。暑假補習,已是公開的潛規則,以至於有人感嘆,暑假已演變為孩子的“第三學期”。教育主管部門連年下發禁補令,甚至發狠話,“中小學凡學校集體補課收費,校長先免職,再調查,並公開實名曝光”,不能説毫無效果,但雨過地皮濕,要麼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要麼過段時間死灰複燃。

  治理補課,為何這麼難?一次又一次的禁令,為何屢屢歸於被瓦解?原因很簡單,假期補課,深入人心。除了老師因有利可圖熱衷於補課,學校也能通過補課提高競爭力,何樂而不為?最重要的是,不少家長支援。以至於看到別的學校補習了,而自家孩子所在的學校不補課,家長很不樂意,嘖有煩言。

  補課,孩子最累,也極其不滿。但“家長—老師—學校”結成了利益聯盟,為了孩子的前途,他們頂著禁令,在所不惜。

  説到底,假期補課的背後,仍是應試教育思維作祟。正如有業內人士所稱,家長願意讓小孩子那麼辛苦嗎?絕大多數的家長是不願意的。但是社會競爭氛圍那麼濃烈,誰願意自己的孩子以後沒有競爭力呢?很顯然,如果對孩子的考核更多元,不以分數論英雄,如果素質教育推行得更徹底,還有那麼多家長支援孩子補課嗎?

  此外,也有家長抱怨,孩子在家裏沒事幹,要麼看電視,要麼上網;再説,家長都去上班了,將孩子單獨留在家裏不放心,還不如送孩子補習呢。這種心態也較為流行,值得關注。

  反觀不少發達國家,孩子的假期生活豐富多彩。比如,給孩子佈置的暑期作業,側重於體驗和探索,讓孩子多接觸社會,多參與公共活動,而不是利用假期機械做題、拼命做應試作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的學校和老師,能不能別把孩子繼續圈在學校或家裏?能不能讓孩子多接觸大自然、多參與有意義的公益活動?

  禁令易下,落實太難。落實難,難在陽奉陰違。而陽奉陰違的背後,有時與禁令不夠接地氣有關。出臺禁補令的初衷無疑良好,但是落實禁補令,絕不能靠強推,也不能簡單推進,必須充分考慮補課存在的制度性土壤,否則只能年年下禁令,年年難落實。(王石川)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