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分級“臨床導向”,符合醫改方向

時間:2014-08-06 14:19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據媒體報道,深圳準備在國內首推以臨床指標為導向、將醫生分為9級的人才評價制度,該制度將打破以課題、科研論文為導向的醫療人才評價制度。未來,醫生的收入可能直接與級數掛鉤,不再與醫院收入掛鉤。這個做法,有望對現有職稱制度産生衝擊,如果支付制度改革也能跟得上,將有助於實現醫師多點執業。

  目前,醫生職稱評定過於依賴發表論文和科研,嚴重忽視醫生的臨床技能,已被詬病多年。一方面,這造成部分醫生高職稱低能力。有專業人士建議看病找副主任醫師,認為“副主任醫師是‘經濟適用’”,從某個角度也反映出問題的存在——職稱高並不意味著臨床水準高。按照現行職稱評價標準,致力於臨床的醫生晉陞無望,假如沒有發表論文的天賦,就算臨床水準再高也無法評上主任醫師。

  現行職稱評定制度遭詬病的另一個原因是,為了職稱評聘,很多醫生都忙著發表論文、申報課題,論文造假時有發生。今年廣東省兩會期間,有政協委員表示,目前基層醫院醫生的科研論文90%都涉嫌造假。確實,每年那麼多課題,又有多少轉化成了科研成果?顯然,這種現狀早已與職稱制度設置的初衷——激勵醫生重視科研、促進科研水準的提高以及科研成果的有效轉化,相距十萬八千里。

  從這個意義上説,深圳的醫生分級制度以臨床為導向,是對實行了多年的以論文和課題為導向的職稱制度的衝擊。臨床導向有利於醫生專注于臨床技能的提升,使患者更加直接地受益;論文、課題導向,則有利於醫生科研水準的提高,如果科研成果能夠得到有效轉化,那麼也能讓患者間接受益。雖然兩種導向意義不同,但更重要的是要為醫生提供可選擇的機會,因為並非所有的醫生都適合臨床,也並非所有的醫生都適合科研。一味重視某個導向,只會造成效率的低下。

  因此,醫生分級制度有利於區分科研型醫生和臨床型醫生,有利於避免論文造假,有利於形成有效科研成果並促進轉化,有利於實現使患者受益的終極目標。

  深圳醫生分級制度,將促使醫生根據自身的實際去選擇方向。在決定究竟該選擇科研還是選擇臨床時,醫生不再是被動而盲目地根據職稱標準鑽進浩浩蕩蕩的科研大軍中去,有益於醫生認清自己的價值定位。選擇科研導向的醫生,他們將把精力集中于實驗與數據處理分析上,集中于科研成果的轉化應用上;選擇臨床導向的醫生,則將有更多時間與精力投入于臨床上,提高臨床水準,改善服務。

  醫生分級制度有利於醫生的合理流動,推動醫師多點執業。對醫師多點執業,我的主導思想是——醫院是為醫生提供服務的平臺,醫生是為患者提供服務的主體,患者跟著醫生走。多點執業要求醫生有過硬的臨床技能,有了這個“飯碗”,醫生才能獲得患者的良好口碑,患者才會跟著醫生走,醫生才敢也才能多點執業。作為人事制度的深圳醫生分級制度,以臨床為導向,恰恰要求醫生不斷提高自己的臨床水準,只有擁有較高的臨床水準才能獲得較高的等級,繼而獲得更多收入。

  當然,醫師多點執業帶來的體製革命性轉變,不僅包括人事制度的改革,還包括支付制度的改革。這也意味著,作為推動醫師多點執業的人事制度改革——深圳醫生分級制度,還需要支付制度改革的配合。按照設想,深圳醫生分級制度下的醫生收入,將不再與醫院收入掛鉤。這與支付制度的改革應走向國際化和轉向尊重醫生的勞動價值是一致的。具體而言,支付制度應按醫生、醫院服務(含護理、非醫技性等服務的成本)、檢查檢驗三部分支付。通過這種支付改革,醫生的醫療行為與醫院創收脫鉤,與藥品、衛生材料和檢查檢驗沒有經濟聯繫。能開什麼藥和不能開什麼藥,完全按醫生資質與所獲得的準入,不受醫院級別和基本藥物制度的限制。醫生沒有了“大處方”“大檢查”的趨利思想,更能真正將精力用於提高醫術上,真正從患者的病情與經濟上去考慮,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

  至此,在支付制度改革配合下的深圳醫生分級制度,才能助推醫師多點執業,建立起“有用的人在合理的崗位幹有意義的活、領取合理的報酬”的制度。這不僅能體現醫生的勞動價值,體現醫生的尊嚴,也給醫生多點執業提供宏觀政策上的激勵,以及微觀技術上與收入上的激勵,使得醫生們各司其職,各得其所。

  雖然深圳醫生分級制度尚未正式公佈與實施,但是其臨床導向,是符合醫改大方向的。作為先行者,需要開放的態度,需要開明的思想,更需要開竅的行為。希望各部門協同配合,不斷完善,促進政策落實到位,真正助推醫師多點執業。(廖新波)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