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和985轉職教並不“跌份兒”

時間:2014-07-01 14:26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有些大學整天擺出一副不食人間煙火的學術研究姿態,卻沒有能讓人信服的學術研究成果,才真正丟人

  從學術型高校轉為應用型大學,歷史悠久的名校也將面臨這一轉型。近日,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葛道凱在國新辦發佈會上,明確做出上述表態。由此意味著,部分傳統的“211”“985”等重點高校,或將面臨轉型。(6月27日《南方都市報》)

  部分211和985學校要轉型了,而且有可能轉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這似乎是一種“降格”。如果一些曾喊著要曾為“世界一流大學”名校,在未來放棄高富帥路線轉向職教,這是不是一種“跌份兒”的事呢?

  在筆者看來,學術不彰的當下,一些名校放下身段來搞一些與社會需求相匹配的轉型探索,不是“跌份兒”的事。尤其是當下,社會招聘對於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畢業的學生需求量並不小,而學術型人才卻遇到空前就業壓力,知名大學搞一搞接地氣的轉型,不是壞事,還是好事。既能為社會培養更多有用的人才,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破解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

  就業方面,高職學校已經拿出了優於重點大學的答卷。前不久,21世紀教育研究院發佈的《2014年教育藍皮書》顯示,我國高職高專院校初次就業率為78.1%,高於“211”和“985”;工資方面,高職學生平均起薪3291元,“211”高校3157元,高職學生也略高於重點大學的本科畢業生。這充分説明,當下我國的高等教育已經嚴重脫離了社會現實。

  學術方面,我國諸多重點名校也總是顯得“恨鐵不成鋼”,更不用説一般的二本學校了。一者,我國學術水準與“論文第一大國”的數量嚴重不匹配;二者,即便是一流大學的學術研究狀況,放在國際中也基本拿不出手,更有諸多院士、知名教授屢屢傳出抄襲傳聞。

  社會發展、人才就業,固然需要學術,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學術論文都能轉化成生産力。與此形成對比。近些年來,以藍翔技校為代表的職教名校異軍突起,許多職校的絕大部分畢業生未畢業就被相關企業挖空了人的現實也在説明,當下社會需要一定比例的職業教育。

  搞職業教育也好,辦成人教育也罷,都不是丟人的事。更何況,現在我國的職業教育也得到了某種程度上的正名。近日,湖北職業技術學院正在試點“工士”學位制度。讀職業教育、成人教育能夠拿到相當於副學士的學位。並且,“工士”也能夠與學士、碩士和博士等學術型學位實現掛鉤。如果畢業生對拿“工士”學位不滿足,也可以繼續進修,並成為學術型人才。

  提及職業教育,我總是會想到巴黎高等師範學院這個世界名校。這個學校的招生人數有限,規模不大,更沒有在名稱上改成“大學”,但特色非常明顯,就是培養師範類人才。當然了,這所學校在職業教育領域的成功,並沒有影響其學術發展和高端人才的培養與産出。這所學校不僅學術成就可謂世界一流,還培養了諸多的國家領導人。

  211和985名校轉為職業教育不是“跌份兒”或者丟人的事。大學教育,整天擺出一副不食人間煙火的學術研究姿態,卻搞不出能夠讓人信服的學術研究成果,也不能保證自己培養的畢業生成功就業,才是最“跌份兒”和丟人的。(王傳濤)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