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農村成為“山寨食品”“過期食品”天堂

時間:2014-06-11 16:46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銀川6月10日電(記者何晨陽)“康帥傅”“紅生”“脈劫”“營養快錢”……這些似曾相識卻又陌生的食品名字,是記者近日在寧夏西海固地區走訪發現的“山寨食品”,如果不是比平常低得多的價格和粗劣的口感,這些“李鬼”和“李逵”確實難以被區分。

   山寨食品在以假亂真擾亂市場秩序的同時,由於其生産者往往使用一些國家禁止添加或添加超量的添加劑,或使用不合格原料加工産品,使這些食品食用後輕則影響口感,重則引起身體不適損害健康。

   此外,記者多次在寧夏一些農村小賣部走訪看到,其出售的一些商品生産廠家雖然是正規廠家,但仔細一看保質期,一些産品已過期一兩個月。過期食品即便在口感上差別不大,也潛藏著微生物超標等諸多健康隱患。

   食品安全大於天。近年來,各地都加大了對食品安全的懲治力度,確保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在此高壓態勢下,一些衛生條件差的小作坊生産的山寨食品開始“上山下鄉”轉移至農村,農村消費者面對“無處不在且善於易容”的山寨食品,可謂“防不勝防”,這些“李鬼”已成為農民舌尖安全的一大“攔路虎”。

   與城市裏食品安全的頻出重拳和高壓態勢來看,農村食品安全整治上則多是雷聲大雨點小,一些偏遠地區更是如此,這也是導致山寨食品和過期食品氾濫的重要原因。

   由於“農村食品銷售點多面廣”“監管缺人手”等客觀原因,一些地方農村食品安全整治不力確實能有諸多藉口,但只要有嚴格的督查和問責機制,相信一些部門就會辦法總比藉口多、對策比問題多。畢竟,像“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一樣,食品安全這道銅墻鐵壁能否真正築起,關鍵還要看農村市場這塊短板。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