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不扶”很普遍,很低端,捲入一次次“扶不扶”事件的,大多是底層民眾。把“扶不扶”難題引入高考試題,是低端與高端的一次接軌。
29日上午,清華大學舉行自主招生復試,近千名全國各地考生參加。12分鐘綜合面試有3道必答題,其中第三題,就是著名的“扶不扶”,題目是這樣的:最近媒體報道了一些“老人摔倒無人攙扶”的現象,有人説這是因為怕被訛詐。也有人説“這不是因為老人變壞,而是壞人變老了。”你如何看待這種現象?又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追問:如果你扶老人的時候,老人説是你撞倒的,你會怎麼辦?
“你會怎麼辦”,是個人在具體情境中如何應對的問題,答起來不是最難的;難的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估計沒有考生拿得出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案。“扶不扶”難題,表面看是一個道德問題,但是其成因很複雜,是由多方面問題積聚已久而成,或直接,或曲折,它跟社會的功利化傾向有關,跟社會保障有關,跟利益分配有關。如果高中生就能解決這個問題,問題早就解決了,也不會拿它來考學生。出這個題目的本意,應該是看考生平時是否關注社會,對問題有什麼思考,表達能力如何,而不是要求他們真的能夠解決問題。
對基礎教育,高考一直有“風向標”作用。清華大學是國內(大陸地區)屈指可數的最好的大學之一,以培養各界精英人才而著稱,它能夠直面社會問題,給予“扶不扶”難題如此的重視,對中小學教育普遍存在的、以“分數至上”為特徵的功利化傾向,或多或少,會有一定的遏制、糾偏作用。
對高校教育自身,“扶不扶”難題有沒有提醒、糾偏作用?或者説,高校教育有沒有功利化傾向?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學術地位相當於院士的史學家章開沅在即將退休之際,向媒體痛陳高校學術功利化(具體地説是科研資源權力化)現象; 稍早些,在2012年5月舉行的“《理想大學》專題研討會”上,北大教授錢理群直言不諱:“我們的一些大學,包括北京大學,正在培養一些‘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們高智商,世俗,老到,善於表演,懂得配合,更善於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人一旦掌握權力,比一般的貪官污吏危害更大。”參加研討會的武漢大學老校長劉道玉、南方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等高校掌門人,都表達了對高校功利化傾向的憂慮。
受清華考題啟發,在這裡也提一個問題:從名牌大學走出來的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會不會去扶一個跌倒的老人?對這個問題,高校如何解決?拿“扶不扶”來考學生,清華準備了什麼標準答案?沒有標準答案,參考答案也行。清華至少要比高中才畢業的考生高明一些。清華大學如果能夠拿考學生的問題反諸考己,意義或許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