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以專業態度審視火車票漲價論

時間:2014-01-14 15:08   來源:鄭州晚報

  近日,著名經濟學家茅于軾在某視頻節目中公開呼籲火車票應該漲價。茅于軾認為春運時民眾買不到火車票是因為火車票價格低,因此為了解決這種“一票難求”和擁擠的情況,火車票應當漲價,抑制需求;同時,給窮人貨幣補貼。(1月13日央廣網)

  微博一搜索該新聞,拍磚茅于軾的聲音鋪天蓋地。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茅于軾的觀點無可厚非。價格影響供求,提高票價,自然會減少乘坐火車的人群,從而達到分流和舒緩火車運營壓力的目的。但道理雖然很簡單,實際中卻很難付諸實行。因為,火車在中國,不僅僅是一項市場服務,更重要的是一項公共産品,就現階段而言,其社會福利色彩遠超商品屬性。提高票價,火車壓力雖然舒緩了,但同時困難人群的出行壓力也增大了。

  作為經濟學家的茅于軾不會不知道這一點。因而,他提出通過對困難人群進行補貼,以彌補其因火車票價上漲造成的損失。但這種做法,必須考慮到一些可能存在的衍生問題。困難人群如何劃分,補貼多少給他們?如何補貼?如何監管這種補貼?凡此種種都是一個系統性的大工程。簡單的説一聲補貼,可能並未能達到這種效果。更何況,以低收入群體而論,其人口基數並不在少數,這樣龐大的一筆補貼開支,可能還不足以抵衝火車票價上漲帶來的利潤。而更加值得關注的是,這筆補貼,很可能在不良環境的影響下,淪為某種權力尋租品。

  綜上所述,火車票是否漲價不僅是一道經濟學命題,它更是一道社會民生與政治學命題。如何處理好這些,既關乎鐵路運營公司的市場定位,更關乎公共産品如何兼顧利潤與公平。就執行層面而言,現階段將火車票價維持在一個比較照顧民生的水準線,更有利於社會和諧。而更重要的是,春運是剛需,一般交通工具的總運力如果沒有明顯提升,所謂提高火車票價帶來的分流效果,亦不過是把人流分到了汽車等普惠性交通工具上。而由於後者的運力並不樂觀,由此而來的交通壓力仍然不可忽視。至於打折飛機票云云,對困難群體而言實難成為優選。

  圍繞茅于軾火車票價上漲論的討論中,有一種社會情緒需值得警惕。我們可以不贊同茅于軾的觀點,但不應以粗鄙式、謾罵式的語言進行回應。畢竟,經濟學家,作為公共意見表達的一個重要群體,在事關火車票價這類話題上自然有著其專業特長。而有關火車票價的話題,也屬市場經濟範圍的重要話題,它不僅需要社會群體的關注,更需要專業群體的理性探討。輿論在圍觀茅于軾的建議時,不妨少扣一些諸如不懂“窮人經濟學”的大帽子,少打一些有關站隊的“板子”。在面對諸如要不要提高火車票價,以及鐵路運營市場化等話題時,也不妨如哲人所言為自己預設一個“無知之幕”,從而超越己身利益所帶來的認知偏差,保持一種專業務實的探討精神。這或許更有助於辯論公共政策的內涵與外延,繼而為社會問題的解決真正貢獻出思想的火花。 (楊興東)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