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國企改革改什麼

時間:2013-12-26 13:56   來源:新京報

  新一輪國企改革的模式無外乎兩種:一、對內,提升管理效率,通過股權激勵、引入戰略投資者、去行政化等;二、對外,改善經營環境,通過資産注入、並購重組、整合産業鏈上下游資源等。

  第十三屆中國經濟論壇昨日在北京召開,國有企業改革成為論壇熱議的主題之一。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黃丹華表示,國有企業的轉型發展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組成部分,國有企業的改革處於過程之中,但需要進一步的解決體制、機制和佈局結構等問題仍然很多。

  事實上,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我國國有企業發展已經歷了兩輪改革。第一輪主要是通過關停並轉,使大多數的虧損國企擺脫困境,堵住了國有資産的出血口,國有企業退出了一般競爭性領域,初步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第二輪主要以國有經濟佈局調整和企業戰略重組為代表,使國有企業在經濟發展中的基礎性、支柱性作用愈加明顯。那麼,這一次的國企改革與前兩次相比有何不同呢?

  筆者認為,新一輪國企改革的模式無外乎兩種:一、對內,提升管理效率,通過股權激勵、引入戰略投資者、去行政化等;二、對外,改善經營環境,通過資産注入、並購重組、整合産業鏈上下游資源等。

  就提高國企內部的管理效率來説,實施股權激勵計劃是當仁不讓的首選。除了對管理層隊伍進行適當的股權激勵,吸引並留住管理人才,通過利益綁定激勵管理團隊為提高企業盈利水準而努力之外,對於員工實施股權激勵亦是改革的重要選項。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在談及國有企業改革時就指出,改革要把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更好地結合起來産生更高的效率。國企職工持股,能調動員工的積極性,這將産生社會和諧紅利。

  國資委近日公佈的一組數據顯示,中央企業及其子企業引入非公資本形成混合所有制企業,已經佔到總企業戶數的52%,超過半數央企已是混合所有制企業。截至2012年底,中央企業及其子企業控股的上市公司共378家,上市公司中非國有股權的比例已超過53%。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監督或是輔助國企董事會的經營決策,在完善股權結構的同時,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和決策水準,並形成市場化的管理機制,進一步完善現代企業制度,讓企業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

  而一直以來,濃厚的行政化色彩是造成國企故步自封、不進反退的核心因素之一。淡馬錫模式所以能夠取得成功,關鍵並不在模式,而在於真正實現政資政企分開。因此,國企去行政化勢在必行,這也將成為解決國企發展瓶頸的內生性動力。

  至於如何改善國企經營環境,借助外部資源和勢能助推國企再上一個臺階,無論是資産注入、並購重組還是整合産業鏈上下游資源等,都少不了資本市場的參與。雖然股市對於國企改革概念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但也難免讓人擔憂,某些部門會把國企上市、重組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來抓,那麼上市國企的品質就會存在較大問題:一方面國企上市體量巨大,會引發股市的震蕩,另一方面,部分在競爭性行業國企品質不佳,在退市機制不健全的情況下,貿然上市,是對A股市場其他上市公司的不公。因此,筆者認為,新一輪國資改革的關鍵,不單單是提高國資證券化率,更重要的是如何通過上市和股權多元化,切實改善公司治理結構。(王瑩)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