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某新聞網站刊載題為《北京街頭外國小夥扶摔倒中年女子疑遭訛詐》的圖片新聞,稱一位中年女子“在經過一個騎車老外旁邊時突然摔倒”,並堅稱被對方撞傷,最終外國小夥不得不向該女子賠付了1800元。這則新聞經多家媒體微博轉發後引發熱議,造成很壞的社會影響。但是,隨後有媒體向雙方當事人、目擊者求證後稱,外國小夥駕駛的無牌摩托車確實與該女子發生了碰撞,並導致該女子受輕傷,還當場大罵中年女子。
據北京警方後來調查通報稱,該外籍男子無證駕駛,所駕駛摩托車無牌照,在人行橫道內將女子撞倒,警方于當日依法暫扣了肇事摩托車,其交通違法行為將被依法處罰。
絕大多數網路圍觀者在評論這則新聞時,都將涉事女子與以往那些“熱心助人反被誣”事件的誣人者當成了同類。所幸在多方印證之下,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逐漸清晰,已基本可認定最初引起軒然大波的報道屬於假新聞。當此之時,除澄清事實以便消除不良影響之外,最該反思的是媒體在整個假新聞中扮演的角色。
這則假新聞之所以進入輿論視野併發酵為焦點話題,源頭在於相關新聞網站的報道不客觀、不專業。這則“新聞”沒有交代明確的消息源,但行文感覺像是記者在現場目睹了全過程。諸如“女子死命抱住男子所騎車不撒手”“女子多次癱軟抽搐”“外國小夥被急哭”等細節描寫,則帶有明顯的傾向性和暗示性,某影響甚大的知名微博賬號轉發時標題也是直截了當稱《外國小夥扶中年女子疑遭訛詐》,很容易讓大家將這件事與“四川達州三明兒童扶摔倒老人遭誣陷”等事件聯繫起來。
真實性是新聞的生命,還原新聞現場時應該秉持客觀中立的原則。但在實際操作中,有些媒體為吸引眼球賺取點擊量,動輒以“標題黨”做法誤導公眾,甚至以添油加醋的方式歪曲事實。這則假新聞即是如此,新聞網站不僅不加判斷匆忙發佈未經證實的消息,還在首頁突出位置進行了推薦。當然,也不排除網站為迎合受眾的某些心理需求,故意以模棱兩可的語言“炮製”了這則有爭議的新聞。
回看這則假新聞的傳播鏈條,一些媒體微博也應有所反思。這起事件能迅速成為焦點話題,那些擁有數百萬數千萬粉絲的媒體微博“功不可沒”。按照基本的新聞規範,媒體微博轉發相關消息前應對事實進行必要的核實,但如今一種普遍現象是,一些媒體都是簡單地複製和粘貼內容,沒有盡到“把關人”的義務。
事實上,這則新聞剛出現時,很多眼尖的網友就已發現,其中存在不少疑點和漏洞——最致命的是,沒交代資訊來源;又比如,沒有交待外國小夥是否確有撞人;再比如,如果外國小夥真是被誣陷的,警察調解讓被誣者賠償也很可疑。媒體微博一窩蜂地轉載這則“新聞”前,難道心裏沒打個問號?最終,事件真相由多家媒體核實查清,這也凸顯了社交媒體脆弱的一面——尤其在重大新聞中,缺乏嚴格的核實環節無疑是一塊短板。
在“搶新聞”成為常態的微博時代,資訊傳播的速度和方式都已出現顛覆性變革,一則假消息瞬間就能傳遍整個網路——而且即使被辟謠,也難以徹底消除負面影響。
這種新的傳播生態,必然要求新聞工作者以更高的標準恪守職業規範,要以完整可靠的證據鏈去偽存真,不能簡單地覺得“有圖就有真相”。同時,專業新聞機構要保持審慎,不能做假新聞的推手,要為受眾扮演好“把關人”角色。當然,更不應該為了博眼球,攫取點擊量,迎合社會某些不健康心理,而特意做傾向性暗示,甚至造假。
“扶人遭訛詐”假新聞雖已澄清,但很多看了前半截新聞的民眾並不知情,惡劣影響已無可挽回,讓本就有諸多國民很猶疑的“扶人”之事更是雪上加霜。在一定程度上,假新聞加劇國民之間互相猜疑和不信任,惡化了民風。
這則假新聞還給廣大網民提了一個醒——看新聞時要摒棄先入為主的刻板成見,不能總是被感覺牽著鼻子走,越是情緒化的東西越需要冷靜的態度。一事當前,我們應該有多少事實就説多少事實,不亂下結論、亂扣帽子、亂打棒子。唯有如此,才是成熟公民該有的理性態度,才能防範假新聞造成“次生傷害”。(易艷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