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家概念”亟待被“公共意識”取代

時間:2012-07-05 11:08   來源:揚子晚報

  ——從青島“免費廁紙”被大量浪費想到被偷換概念的“公共利益”

  青島南山區24座公廁試點免費提供衛生紙,一盤270米長的衛生紙,平均每天用掉八九盤,遊客如廁後扯下一大截帶走,或者拿來擦鞋擦腳(7月3日《半島都市報》)。

  我將自己放置在同樣的情景命題加以考問,或許我也會是順手扯走一卷衛生紙的那個人。原因當然有很多,比如上其他無紙公廁時或許用得著,比如帶回家就可以“節約”一點自家資源。而我之所以有這樣的下意識行為,就在於我把公廁裏的衛生紙,當成了“公家的東西”。

  公家在中國人的生活中佔據了重要的位置。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房子是公家給的,單位是公家成立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公家醫院、學校、食堂等的供應。但是歷史已經證明,這種公家包攬一切的社會發展模式,恰恰帶來的是經濟效率低下、等級化嚴重,由此才興起了改革開放的商品經濟,由“公”轉“私”的進程至今還在持續。

  在這個大變革、大激蕩的過程中,人們雖然獲得了個人利益的極大伸張,卻依然沒有從腦海中抹去公家概念。公家被形容為人人有權共用的公共産品,而這種享用又有濃厚的搭便車現象,所謂公家的便宜不佔白不佔。公家的錢是可以隨便花的,比如公款吃喝旅遊,只要不放進腰包中就不構成犯罪;公家的一張紙、一支筆都是“免費”的,因此浪費起來毫不心疼;公家概念掩蓋了真正的公共利益,人們形成了公共利益多拿一點,就是私人利益少損失一點的價值誤讀。

  這其實是非常離譜的觀念。其實公廁裏的衛生紙是來自政府財政投入,實際上也是全體納稅人的支出。正如被糟蹋的公共綠地,成本是由你我來承擔的一樣。公共資源就是轉移支付的結果,所謂佔公家便宜讓自己享受,不過是假想中的快樂,其實卻是個體利益與公共資源的雙輸。當人人都形成似是而非的公家概念,都以拿公共資源為榮,最後巨大的公共帳單就會讓大家都難以承受。

  而公家與私人之間在民眾心理層面形成的對立,反映了在公共資源、公共服務上長期形成的體制性弊端。比如某些地方動輒強調資源歸國有,私人不得染指,好像國家與民眾利益之間是零和博弈。比如一味強調個體利益服從於所謂“公共利益”,而其實這些“公共利益”往往卻是部門利益甚至是少數人的私人利益所替代。如此的條件下,民眾只能形成公共利益是對個人利益的剝奪,犧牲個人利益才能換來公共利益的認知,公家等同於“官家所有”,這種自上而下的、無形的社會文化氛圍,就會引發廣泛的逆反效應。

  人們要麼覺得,公共利益放在那裏不安全,很容易被權力所掠奪,不如自己多拿點,這其實是對個人合法利益不受尊重的條件反射。當每個人都以此方式來保護心目中的私人權益,公共意識就會在公共資源大家搶中化為烏有。而最終我們會發現,正如不保護個人利益,何來公共利益,對公共利益的淡忘與漠視,同樣會引發個人利益的危機。因為這都是對利益背後的合法權利,沒有形成法律認同與文化認可。

  我們只有公家概念而無公共意識,在小小的一卷衛生紙上,這幾個字顯得是如此觸目驚心,它應當引起更深入的思考。(畢舸)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