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義的“傻好”才是真的好

時間:2010-09-20 10:00   來源:新京報

  “傻好”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好,忠於自己的心靈,又在不經意間惠及眾生。

  捐出工資總額的一半參加希望工程,資助特困學生180多人;二十載累計獻血六萬多毫升……郭明義,人們叫他“雷鋒傳人”。但是他卻説:我這樣去做事,就像父母撫養子女、兒女孝敬老人一樣,沒有那麼多複雜的動機和緣由,就是天經地義的事。

  相信很多人都曾思考過一個問題,什麼樣的慈善才是最可持久的?郭明義二十餘年的身體力行或許提供一個答案。他在內心並未將行善崇高化,大到獻血、捐錢、捐物,小到洗澡時幫工友搓背,一切都已成習慣,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天經地義”無需緣由。無怪乎有人説,“沒見過老郭這麼傻好傻好的人”。這樣的 “傻好”和中國傳統的慈善理唸有所不同。中國傳統的慈善文化大多建立在“仁義之心”、“惻隱之心”上,對行善者設置的物質門檻和道德門檻較高。

  “傻好”則是一種行善的平常心,行善者沒有崇高到不食人間煙火,具體的行善行為也是平淡如常,所獲得的只是個人的快樂和滿足。“傻好”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好,忠於自己的心靈,又在不經意間惠及眾生。我們若有此心態,則不會給自己強加什麼“道德攤派”的任務,也絕不期待通過行善得到嘉許。

  在特裏莎修女創辦的加爾各答“兒童之家希舒巴滿”的墻上有這樣一首詩:“人們不講道理、思想荒謬、自我中心/不管怎樣,總是要愛他們……你所做的善事明天就被遺忘/不管怎樣,總是要做善事……”這是“傻好”心態的標準式表達。

  卡耐基説過:“一個人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種恥辱”。這句話之所以打動人心,或許是因為他並非是單純地對財富表態,而是直指心靈。恥辱與否,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只讓自己的心靈求取善行的“回報”,就能永不失望,動力永不枯竭;相反,以英雄或模範的榜樣作用來號召慈善,往往會成為“大道廢,有仁義”的新佐證。郭明義的“傻好”給我們一個好的提醒,只有把行善當做對自己心靈的交代,才更可以持久。人心不死,善行不止。

編輯:于斯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