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空難已過去不少時日,雖然事故具體原因尚未正式公佈,但隨著媒體報道的深入,民航系統越來越多的秘密被“挖掘”出來,這些秘密足以讓人心驚膽戰。
據《中國經營報》9月4日報道,民航總局局長李家祥在日前召開的緊急電視電話會議上表示,從初步暴露的問題看,伊春空難基本上是一場由低級錯誤引發的悲劇。其中一個“低級錯誤”是,失事飛機的機長“經驗不足、素質不過硬”,可能存在“資質經歷把關不嚴的問題”。據悉,2008至2009年,民航系統曾對飛行員的資質進行全面檢查,查出飛行資歷不實的飛行員將近200人,其中深圳航空佔了103人,李家祥局長當時在內部會議上將之稱做“民航系統的三聚氰胺事件”,“這些資質不實、資質不符合要求的人員,就是民航安全的定時炸彈”。
飛機上埋藏著“定時炸彈”,已經夠可怕的了,更可怕的是乘客對此毫不知情——民航系統曾查出飛行資歷不實的飛行員將近200人,這個消息此前我們並不知道,“民航系統的三聚氰胺事件”,我們也是第一次聽説。實際上,不僅普通乘客,連民航系統內也少有人知曉此事,因為這些資訊並沒有向全行業通報——在《中國經營報》的這篇報道中,“內部會議”是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彙之一,很多消息都源於民航系統的內部會議,並且止于內部會議。
這樣看來,將飛行員資歷造假比喻成“民航系統的三聚氰胺事件”,可謂貼切之至。它跟乳製品行業的三聚氰胺事件一樣,也是先不公開,試圖內部處理,一直等到紙包不住火、出了人命才為公眾知曉。乳製品行業的三聚氰胺事件被瞞報,是為了保護問題企業,袒護行業形象,“民航系統的三聚氰胺事件”不對外公開,目的何嘗不是如此!在一些人眼裏,企業利益重要,行業形象重要,唯獨消費者的權益不重要,人們的生命安全不重要。
民航系統也有“三聚氰胺”,這是伊春空難暴露出來的行業秘密,人們不禁要問:民航系統還有多少不足與外人道的秘密?莫非這些秘密非得等到出事之後才能為我們所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