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福州6月13日電 一年一度的茶界盛事——海峽茶藝電視公開賽再度大幕開啟。由福建省農業廳、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主辦,武夷山市人民政府、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電視新聞綜合頻道承辦的“大紅袍杯”第四屆海峽茶藝電視公開賽,明天(6月14日)在大紅袍岩茶的故鄉武夷山市大紅袍山莊正式拉開帷幕。
福建素有“茶之鄉、茶之祖、茶之源”之美譽,烏龍茶、紅茶、白茶、茉莉花茶等享譽兩岸,名震寰宇,根植于福建茶鄉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早自1000多年前的宋代,茶藝表演和茶道修養就通過“試茗”、“茶百戲”、“鬥茶”等形式,在中國古代的茶文化樣式中初露端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兩岸茶文化的交流碰撞,茶藝和茶道文化推陳出新,以極強的藝術觀賞性和參與互動性,成為雅俗共賞、承載茶文化豐富內涵的新載體、藝術表演門類的新形式,在普及現代健康茶生活中日益為人們所喜愛,甚至成為新的生活風尚。
今年的第四屆“大紅袍杯”海峽茶藝電視公開賽將於7月起開始在北京、上海、江蘇、河南、山東、安徽、湖南、雲南、深圳、臺灣、福建等19個分賽區展開初賽,2012年8月底至9月初在武夷山進行3至4場復賽;復賽勝出選手將於11月14日在武夷山進行總決賽。大賽獲獎選手頒獎儀式將在11月16日武夷山開幕的第六屆海峽兩岸茶博會上舉行。凡進入復賽的參賽選手,均可獲得由國家供銷合作總社、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正式頒發的“中級茶藝師資格證”。獲總決賽前三甲及各單項獎優秀選手可獲得“高級茶藝師資格證”,除獲得最高為3萬元的獎金外,還有機會簽約為著名茶企形象代言人。
本屆大賽跨度長達半年、影響面遍及境內外廣大地區,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電視新聞綜合頻道、新聞中心、東南衛視、海峽衛視等將攜手聯動,在大賽各階段新聞宣傳、賽事播出過程以及跨度一整年的大賽配套電視欄目《説茶》中,對兩岸茶文化、茶企業以及茶生活新時尚等進行全方位展示和深入報道,並聯手多種業態新媒體合作宣傳,共同以茶為媒,為兩岸之間文化互動、商業互利以及資訊資源共用開啟全新的交流平臺,為切實擴大福建茶文化、茶産業的宣傳,增進兩岸乃至世界中華茶文化交流做出貢獻。
武夷山是中國紅茶和烏龍茶發祥地。在唐代武夷茶就以“晚甘侯”著稱於世,宋、元時期被列為貢品。元代設立“焙茶局”(禦茶園),成為元、明兩代貢茶中心。清康熙年間武夷茶遠銷西歐、北美和南洋諸國。尤其讓人嘖嘖稱奇的是,位於武夷山九龍窠岩壁的大紅袍母樹已有350多年曆史,是武夷岩茶高貴品質的象徵。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大紅袍母樹無性繁殖成功,大紅袍茶葉面積目前已達4萬多畝。2003年武夷山被國家文化部授予全國唯一的“中國茶文化藝術之鄉”稱號, 2006年武夷岩茶(大紅袍)製作技藝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福建省省長蘇樹林曾讚譽武夷茶道“稟天地之精華,擷草木之芳潤,得聖賢之妙諦”,“和陰陽,融太極,修仁德;凝於心,化于神,寓于行”。作為本屆大賽承辦單位之一的武夷山市人民政府,近年重點致力於茶資源保護與開發的平衡,並成功整合“茶旅文化”旅遊資源,嘗試將文化産業作為本地經濟發展的核心推動力。本屆大賽將助推武夷山這一雙重世界遺産地在保護生態茶産業、推動著名風景地旅遊文化與自然保護區協調發展方面成為經驗藍本,為福建乃至中國茶文化、茶産業的健康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為使賽事更具專業性、權威性和藝術鑒賞性,大賽將邀請中國工程院茶葉院士陳宗懋、茶界泰斗張天福先生為總顧問,中國茶道表演藝術家、福建省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高級評茶師吳雅真和臺灣中華茶文化協會創始人、臺灣明新科技大學專家級教授范增平等為顧問,並邀請中國農學會、中國茶葉學會、藝術文化名人、茶葉專家和著名茶區茶王等共同組成大賽評審團。相較往屆賽事,本屆大賽將更加注重參賽選手茶藝技法評判和茶道修養提升,同時積極融匯兩岸鮮活有趣的民間茶俗、茶歌、茶諺等茶文化元素,以使每場賽事專業性與觀賞性兼備,精彩好看。(記者 吳海虹)
[責任編輯:段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