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兩岸情

商貿和網路成牽手紅娘 安徽女為愛嫁臺灣郎

2013年08月28日 17:43:15  來源:合肥晚報
字號:    

  張正仲介紹臺灣婚慶情況

  8月21日,2013年臺灣中華救助總會關懷兩岸婚姻家庭參訪活動在合肥拉開序幕。在民政部社會事務司及省民政廳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參訪團一行首站來到了廬陽區婚姻登記處。

  在當天的參觀交流期間,臺灣中華救助總會理事長張正中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據介紹,隨著兩岸經貿往來的密切和網路社交媒體的發展,大陸與臺灣通婚的現象越來越多,目前,臺灣已有6000多名來自安徽的媳婦。

  聊婚俗 臺灣嫁女要“潑水”

  據了解,參訪團此行的第一站就是參觀廬陽婚姻登記處。為何要把第一站選擇在這裡呢?

  “和睦的婚姻是家庭幸福基礎,而這裡是年輕人進入婚姻殿堂的第一站。”張正中笑著解釋,臺灣中華救助總會一直致力於開展兩岸婚姻家庭輔導、交流和調研,服務兩岸的婚姻家庭。近幾年,他們和大陸的民政部門一直保持著友好而密切的聯繫,並定期交流。首先來到婚姻登記處參訪,就是想了解一下這裡的婚姻服務和當地婚俗等情況。

  當婚姻登記處工作人員介紹了合肥本地的婚俗後,張正中也饒有興致地向大家説起了臺灣的婚俗。“有句古話説,‘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在臺灣,一個特殊的習俗就是,女兒在出嫁時,娘家人要往新娘身上潑水。不過,可不能潑臟水,這是一種祝福的方式。”

  侃吉日 因為婚後沒有好日子

  據介紹,臺灣原先的婚姻制度是“儀式婚”, 就是一定要有兩人以上的見證人在場的公開儀式,不能關起門來秘密結婚,但不需要登記。

  “儀式婚”雖然符合熱鬧宴客辦喜事的傳統習俗,但因無須登記,時日一久,當事人舉證可能發生困難,因此有可能發生重婚或是騙婚情況。所以,前兩年,臺灣民法將“儀式婚”改為登記結婚。現在,在臺灣結婚也需要向戶政機關登記,這和大陸是很相似的。

  這幾年,年輕人在登記領結婚證時特別喜歡挑日子,除了情人節、七夕這樣的傳統節日,大家還製造了一些新的諧音吉日,比如,2013年1月4日,包括合肥在內的許多城市,都遇到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結婚潮。那麼,在臺灣也有這樣的現象嗎?“臺灣也一樣挑日子。”張正仲介紹道,2013年1月4日那一天,臺灣也有很多年輕人登記結婚。

  對於這一現象,張正中還作出了一個幽默的解釋:“知道為什麼結婚要挑日子嗎?因為結婚以後,就沒有好日子了。”話音剛落,在場的人員無不哈哈大笑。

  談兩岸 商貿和網路成牽手紅娘

  張正仲介紹,近年來,隨著兩岸經貿往來的增多,還有網路社交平臺的發展,兩岸通婚的越來越多。“我有個朋友的孩子從美國學校畢業後到武漢工作,很快就在網路上認識了一位湖北荊州女朋友,最近,他們結婚了。現在,兩岸像這樣通過網路認識、結婚的相當多。”

  根據臺灣中華救助總會得到的數據,到今年6月底,大陸與臺灣通婚的夫妻有321216對,安徽也有6961對。其中,屬於大陸女性嫁到臺灣的要佔90%以上。這也就意味著,目前,臺灣有6000多名來自安徽的媳婦。

  針對大陸女性嫁入臺灣後的權益問題,張正中坦言,臺灣當局在這方面還有許多值得改進的地方。

  張正中説,去年3月21日,他向臺灣當局提了兩個建議,第一個就是建議“6改4”,將大陸配偶取得身份證年限,由現在的6年縮短為4年。第二個建議是更廣泛地承認大陸高校學歷。“現在,臺灣的最高當局已經宣佈‘6改4’,草案也已經送到‘立法院’。‘立法院’只要一打架通過了就行了。”張正中笑著説道。

  而在承認大陸學歷方面,“3年前開始,臺灣‘教育部’就已承認了大陸985高校41所,211高校111所,今年5月8日又公佈承認110所學校的中專學歷。這對於大陸配偶在臺灣的工作和繼續接受教育是有很大幫助的。”

  連結

  臺灣中華救助總會,原名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成立於1950年。于1991年更名為中國災胞救助總會,2000年起改為現名,簡稱救總。臺灣知名非營利性組織。近年來,臺灣中華救助總會一直致力於開展兩岸婚姻家庭輔導、交流和調研,服務兩岸的婚姻家庭,協助大陸配偶,使其能適應臺灣的生活環境,融入臺灣社會。(禹賢柱 汪超 本報記者 李后祥/文/圖)

[責任編輯:段雯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