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資赴臺應儘快跨過“試水期”
在全球經濟衰退風險猶存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推動陸資入臺、造福兩岸經濟是當前大陸與臺灣經貿合作的重要議題。
記者從日前舉行的首屆(北京)陸資赴臺投資專題研討會上了解到,目前陸資赴臺投資已經實現了“從無到有”的重大突破,但仍處於“開拓通路的試水期”和“小步慢挪的觀望期”,未來發展仍面臨諸多問題,與會人士建議兩岸雙方能認真解決陸資赴臺的深層次問題,共同應對國際經濟危機的衝擊。
陸資赴臺還應加力推進
自2009年6月30日臺灣開放陸資赴臺以來,陸資赴臺投資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兩岸雙向投資格局初步形成,並對於臺灣企業緩解資金緊張、開拓大陸市場、增強産業競爭力、增加民眾就業發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不過,陸資赴臺總體績效與兩岸雙方的預期目標仍相差很大,呈現“項目資金少、平均規模小、發展速度慢“等特點,這與當前兩岸經濟産業合作的客觀要求與臺灣吸引陸資發展經濟的強烈願望相差較遠。
大陸對臺投資項目少,平均規模小。據大陸相關方面統計,截至2012年8月底,大陸企業赴臺投資項目129個,金額3.24億美元。來自臺灣經濟主管部門的統計,截至2012年6月底,核準陸資赴臺投資267件,金額2.9774億美元。
多數在臺陸企實質性經營活動少,觀望心態較濃。在129項對臺投資中,70個項目投資服務業、47個項目投資製造業、12個項目投資農業,投資金額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銀行業、電腦電子産品及光學製品製造業、批發及零售業。陸企以服務業和第三産業為主,高端製造業較少;多數企業在臺成立代表處或設立研發中心,實質經營活動較少。
福建對臺投資項目與規模在大陸各省份中處於領跑地位。自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底,福建赴臺投資企業29家,協議投資金額7958萬美元,閩臺金融、旅遊、物流等第三産業合作不斷深化。
據記者了解,兩岸有關部門對陸資赴臺申請文件審批時間較長,增加了企業成本。臺灣對陸資投資人的資格認證標準比其他地區嚴格,對陸資的審批週期比其他外資的審批週期長,同時大陸對陸資赴臺投資儘管在政策上給予了大力支援,但審批流程比較複雜,涉及部門較多。
兩岸加強投資服務工作
目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由開創期步入鞏固深化期,兩岸的經濟交流也進入了新階段。在研討會上,一些企業建議,兩岸雙方應秉持優勢互補、互利雙贏的原則,從放寬政策限制、簡化審批流程、完善配套措施、搭建交流平臺、創新投資模式、優化投資環境等方面著手,務實推動陸資赴臺投資儘快從“試水期”轉向“深水期”,提升兩岸企業參與國際競爭和抵禦外部風險的能力,繁榮兩岸經濟。
有關人士建議,可以進一步開放投資領域與項目,逐漸減少投資限制;加強陸資赴臺投資服務工作,逐步完善大陸企業赴臺投資的各類配套措施;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有利於投資的社會環境;兩岸雙方應逐步簡化投資申請文件和審核程式,簡化大陸商務人士赴臺手續;兩岸主管部門以適當方式建立溝通機制,指導建立權威性的仲介服務機構,共同推動陸資赴臺投資,協助解決陸資赴臺投資所衍生的相關問題。
在陸資赴臺投資專題研討會上,有相關人士表示可以促進研究創新陸資赴臺投資網路交易和兩岸資産與權益網路交易平臺,為兩岸投資人與項目交易服務商搭建交流合作的新橋梁。
[責任編輯:段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