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閩臺物語:九十九間 庭院深深怎奈門掩黃昏

2013年03月19日 09:54:00來源:福建日報

  對於舊時建築禮制所畫出“紅線”的小心翼翼,讓這處閩南古厝有了一個“九十九間”的別稱。從字面上能看出的是群落曾經的龐大和規整,然而在傳聞和現實中交叉的則是有些不復當年的無奈。南安市歷史最悠久的閩南紅磚古民居——中憲第,披紅裹綠“演出”200餘年,現在期待跟得上時代的胡琴,門掩黃昏,有計留春,將那種獨特的閩南味道繼續演繹下去。

  一連片古民居的閩南紅,在周圍城市樓宇的灰色中顯得格外亮眼,常引得人不由得駐足多看幾眼。這座南安鄭氏家族的私宅,即為中憲第。

  清雍正年間歷經祖孫三代數十年才告完結的府第,因主人曾誥封中憲大夫而得名。“這在以前算是別墅啊,很豪華的,只是眼下有些破舊而已。”指著精緻講究的雕梁畫棟,鄭家第23代後人鄭福海有些感慨。

  正門2米多高的屋檐上,幾名工匠師正忙著添磚加瓦。跨過高高的門檻,繞過屏風墻,便是豁然洞開的正廳,依稀可見當初的富麗風華,然而有些梁柱已遭侵蝕、開裂,屋架、臺基、墻體和屋頂都不同程度存在殘損。當年後花園裏的水榭、亭閣、假山、月亮潭已不復存在,只剩下一片叢生的雜草。此外,史料中記載的“恩倫世寵”牌匾已不知去向,“中憲第”匾額也靜靜地躺在家祠的角落旮旯……對於歲月的侵蝕,工匠師也無可奈何:“能修的就修,該清理的就清理。儘量用修舊如舊的方式來翻新,最大程度保留原樣。”

  “中憲第是閩南古建築集大成之作。” 南安市文管會負責人楊小川説,這座佔地7780平方米的建築,雖然附屬建築已經或毀或殘,但主體建築仍大體保留。“現存閩南古建築大都是近現代重修的,已不是原汁原味的本來面貌。像中憲第這種歷經200多年風雨洗禮的,主體建築自落成到現在依舊保存得如此完好,是很難得的。”

  楊小川説,中憲第的主體建築為四進,“據説當時有112間房,由於僭越了古代建築的禮制,所以對外宣稱只有99間”,這也令“九十九間”成了中憲第的一個別名。除了本身的建築價值以外,更重要的是,它見證了閩臺緣關係的源遠流長。

  在南安市石井鎮,民間流傳在明末清初,鄭成功收復臺灣後,當地的鄭氏族人紛紛赴臺,鄭成功後人鄭運錦也是其中之一。雍正年間,鄭運錦在臺灣開設“勃興行”,從事兩岸購銷貿易,成為一時巨富。後來,鄭運錦回鄉興建祖堂府第,光宗耀祖。“這裡的梁柱、門窗等木質構件所用的木材,石階、屏風墻等石質構件所用的石頭,都是當初從臺灣運過來的。”鄭福海説,據傳中憲第建好後,臺灣知府朱山還專程派人送來“恩倫世寵”匾額,將彰化鹿港改為“勃興港”,並贈予乾隆皇帝御筆畫“桃園三結義”一幅和下馬牌一塊,下馬牌至今仍在。

  “最近幾年,漸漸開始有臺灣遊客過來遊玩。”鄭福海回憶説,“前幾年,有幾個族人去臺灣旅遊,無意間發現當地有些地方還留有鄭運錦之子鄭汝成的名字,據説是當年做慈善刻下的。這就很能説明問題,兩岸之間血脈相連。”

  “中憲第兼具歷史和現實雙重價值,意義重大,加強保護已刻不容緩。”楊小川介紹,根據中憲第的保護現狀,下一階段應當加強保護建築群的整體風貌、歷史格局和單體特徵,並在保護整體有機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合理利用現有資源,挖掘潛在資源,對其進行經濟、文化和旅遊價值的開發。特別是要加強宣傳,吸引臺灣同胞尤其是石井鄭氏宗親來此尋根謁祖。另外,爭取把中憲第周邊的鄭成功墓、延平郡王祠、鄭氏宗祠、鄭成功紀念館、開臺王廟等相關史跡串聯起來,組成一個完整的旅遊路線,重點向臺胞推介,以促進兩岸交流。

  據了解,中憲第在1983年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眼下正等待獲批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前幾年才漸漸有維修資金,陸續對部分建築進行搶救性修護,有時候族人自己掏錢修復,比如曲橋就是,湊了好幾萬塊錢。”鄭福海説。據了解,相關部門計劃今年撥給50多萬元專款用以修繕事宜,但相關人士認為還是遠遠不夠,並估計全部整修工程可能要耗費數百萬元甚至千萬元以上,希望繼續加強對中憲第的維修和保護。(記者 林劍波 劉深魁 通訊員 陳鑫煒 文/圖)

[責任編輯:馬迪]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