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隆縣副縣長趙仁亮向媒體介紹晴隆農業産業發展情況。新華網 周遠鋼 攝
晴隆縣沙子鎮三合村農合養殖的羊。新華網 周遠鋼 攝
新華網貴陽3月1日電(周遠鋼)“我們找了一條既能讓農民脫貧致富,又能參與生態建設的路子。”2月28日,在晴隆縣沙子鎮三合村,晴隆縣政協副主席張大權向“脫貧攻堅看貴州”媒體採訪團介紹説,晴隆縣大力發展“晴隆模式”的生態畜牧業,兼顧了扶貧開發和生態建設。
晴隆縣地處滇桂黔石漠化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是新一輪國家重點扶貧工作重點縣,是貴州省50個重點貧困縣之一。由於山高、坡陡、谷深,傳統的農業生産活動造成晴隆縣水土流失嚴重,喀斯特面積佔全縣國土面積的53%,每人平均耕地僅0.77畝,其中坡耕地佔65%。
從2000年開始,晴隆創造了從退耕還草,集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一體的生態畜牧業“晴隆模式”。2010年,“石漠化地區種草養畜産業化扶貧貴州試點工作現場會”在晴隆舉行,全國13個省和貴州43個縣全面推開和繼續鞏固“晴隆模式”。
“三合村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5年以前你們根本想像不到村裏到沙子鎮是怎麼去的,當時只有一條很小的機耕道。”張大權介紹,在晴隆山高坡陡的地方種上優質的牧草,一年四季常青,既改變了原來水土流失的狀況,又産生了經濟效益。“原來農戶的土地收益增加了幾倍甚至十幾倍,達到了生態建設和脫貧致富的效應。”
三合村位於晴隆縣沙子鎮,是晴隆縣的一個草地畜牧業的園區。距鎮政府6公里,全村3900多人中現在還有貧困戶117戶299人。
發展草地畜牧業帶給村民們很多變化。今年37歲的羅成是三合村的種草大戶,2015年開始,他種植了12畝牧草,每畝能收入5000元,每年能收入近六萬元,“同樣的土地,以前種植薏仁米,一年只能收入兩萬元左右。”羅成説,如今水泥路路修到了家門口,外出方便了,閒時還可以打零工賺錢。
羊肉展品。新華網 周遠鋼 攝
“晴隆羊”深加工車間。新華網 周遠鋼 攝
對於養殖戶,在農戶將羊養殖8個月後,當地的羊肉加工企業會以每只2000元的合同價向農戶收購。園區還針對不同的農戶設計不同的務工形式,不願養羊種草的農戶,可以在園區打零工,每天工資80元。
如今,三合村通村路硬化率達到90%,通組路和串戶路硬化率達到80%以上;2016年末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7850元,全村共有138戶貧困戶567人實現脫貧。
據了解,目前晴隆縣已種植人工草地48萬畝,改良草地38萬畝,養羊50余萬隻,全縣2.41萬戶農戶10萬多人參與種草和養羊。“羊”産業全年為農戶創收近4億元。
晴隆目前已經建成了年屠宰量100萬隻羊的屠宰加工廠和西南最大的活羊交易市場。晴隆還不斷深化拓展“晴隆模式”,提出在2020年“建設百萬隻羊基地縣”的發展目標。
“農業産業是我們晴隆縣脫貧攻堅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也是關鍵。”晴隆縣副縣長趙仁亮説,晴隆作為一個山區農業縣,貧困程度深,脫貧任務較重,晴隆縣33萬人中,共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兩萬多戶69000多人。“從産業發展來看,我們産業鏈條從種草、養殖、屠宰、冷鏈到交易,整個環節都已經連接上了,所以生態畜牧業是晴隆縣帶動群眾脫貧比較好的一個産業。”
此外,晴隆還將因地制宜發展茶葉、生豬養殖、經果林、烤煙、中藥材、薏仁米等特色産業帶動群眾脫貧。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