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新聞網漳州1月17日電 (林國瑞 劉永明)素有“東南花都”美譽的漳州市花卉出口蓬勃發展,已然成為福建省最大花卉生産出口基地和海峽兩岸花卉集散中心,花卉出口逾40個國家和地區。
漳州市農業局負責人17日介紹説,近年來,花卉産業成為漳州農業經濟增長的新亮點,現有2000多種花卉品種,種植面積10萬畝,初步形成了以水仙花、榕樹盆景、國蘭、洋蘭、沙漠植物、蔭生植物、棕櫚科植物、草坪地植被等八大類特色産品。2010年,漳州花卉銷售額超20億元人民幣、出口額達3623萬美元,出口額同比2009年增長46%。特別是花卉主要出口量由原來的東南亞國家轉向歐盟國家。
作為花卉的生産大市,漳州花卉産業化和現代化水準日益提高。目前,漳州實現花卉生産標準化,産品不斷轉型升級,符合出口歐盟、日本、韓國等國標準。漳州花卉工廠化栽培面積已達311萬多平方米,其中,設立在花博園裏的漳州蘭花(洋蘭)培育中心先後吸引了10多家臺資企業加盟,建立了5萬多平方米的玻璃溫室,年産60萬盆蝴蝶蘭成品花,成為新優蘭花引進、種植、培育以及控溫、控濕、控光照等現代化培育設施的重要示範推廣基地。
在發展産業的同時,漳州還不斷探索一條適合花卉産業發展的行銷體系。2010年出臺的《漳州市人民政府關於扶持花卉産業發展先行先試的若干意見》中提出,將建設海峽西岸花卉世界、海峽兩岸(福建漳州)花卉集散中心、百花村漳州花卉交易中心、閩荷花卉交流中心和南靖蘭花專業市場等一批集展示、銷售、旅遊為一體的花卉交易批發市場,打造水仙花、榕樹、蘭花等10個特色品牌,建設10大花卉産業園區,扶持50家花卉龍頭企業,力爭把漳州建成閩省最大、全國重要的花卉綠化苗木生産供應基地和對臺、對荷蘭農業交流合作的東南花都。
據悉,佔地4500畝的海峽兩岸(福建漳州)花卉集散中心,一期2700畝工程已經動工興建,設有市場管理中心、資材市場、臺灣一條街、檢驗檢疫隔離區及臺灣農民村,總投資3億元。
“漳州花卉産業有基礎、有潛力。”漳州市長陳冬表示,將加快推進花卉産業市場化行銷、企業化經營、社會化分工,加速做大做強花卉産業。(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