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驚訝,也很無奈。”這是時下諸多接受記者採訪的陶瓷界人士發出的感慨———以後,要“洋人”乖乖掏錢買中國的陶瓷,或許沒有那麼容易了。記者昨日獲悉,歐盟近日對華陶瓷的反傾銷正式立案。對此,廈門業界有不少人認為,這項被稱作是中國陶瓷“史上最大反傾銷調查”,將為出口型企業蒙上不利的陰影。
價格戰遭“壁壘”
因為獨特地理位置,包括廈門瑞博國際進出口有限公司、廈門景德鎮陶瓷進出口公司等數十家陶瓷企業選擇來此“安家”。不久前,來自泉州的福建歐曼斯特進出口有限公司也入駐觀音山商務運營中心。
然而才入駐觀音山沒多久,這些廈門的陶瓷企業就遇到了大問題:不久前,歐盟對華陶瓷反傾銷正式立案,涉及金額超過3億美元,被稱為中國陶瓷“史上最大反傾銷調查”。
“前腳剛踏出去,就遇到了麻煩。”福建歐曼斯特進出口有限公司鄭大輝顯得有些遺憾。事實上,隨著全球經濟的回暖,中國建築陶瓷出口規模也在快速增加。但出口量的增高並未帶來更可觀的利潤,企業通過低價策略來搶奪來的市場份額。
相關數據顯示,以歐盟為例,2009年中國瓷磚對德國、捷克、瑞典出口數量分別增長47.5%、38.8%、31.1%,而出口均價分別下跌6.5%、12%、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