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流傳這樣一個笑話:一個非洲母親問孩子:“上帝住在哪?”孩子答道:“既然上帝創造了萬物,他一定住在中國。因為所有東西都是‘中國製造’。”在非洲,沒有“中國製造”的日子無法想像。手電筒、鞋襪、布匹、食品、手機、摩托車、電視機、建築機械,非洲人的衣食住行早已離不開“中國製造”。數據顯示,2009年中非貿易額為910.66億美元,保持穩步發展勢頭。
非洲許多國家輕工業發展緩慢,多數生活用品無法自己製造,只能依靠進口,因此價格十分昂貴。比如,在非洲,塑膠假花的價格是真花的數倍甚至是數十倍,一個小搪瓷杯的價格在非洲相當於15公斤馬鈴薯。與從南非、歐洲等地進口的産品相比,市場上中國産品在價格方面擁有巨大優勢。
以東非第二大經濟體肯亞為例,同樣品質的襯衫,肯亞本地生産的4000先令(約合人民幣400元),中國産品的價格約為一半甚至更少。
一般而言,非洲市場上的産品價格是中國産品價格的3倍至4倍。布匹、家用電器、藥品、塑膠和搪瓷製品價格則是中國同類産品價格的5倍至8倍。
“要是沒有中國産品,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用上手機。”衣索比亞廣播電視集團高級編輯海耶路 希蒂耶舉著中國製造的全球通手機説:“買中國産品讓我們能省下不少錢。”
近年來,非洲人生活中的“中國製造”越來越多,許多中國品牌也日益成為非洲家喻戶曉的名牌,比如長安汽車、海信電視、嘉陵摩托、海爾冰箱等。這些性價比高的中國品牌産品在非洲大陸,特別是低端消費者中備受青睞。
隨著大量刻有“中國製造”的商品進入非洲這個一度“被遺忘的大陸”,非洲人對中國産品和中國人有了更多了解。許多非洲人,特別是普通百姓,對中國的印象已經從10年前的“盛産功夫高手”變成現在的“盛産物美價廉的産品”。
不過,由於過去追求低價,一些輸往非洲的中國産品忽略了應有的品質,“中國製造”在某些地區一度成為廉價、劣質商品的代名詞。
非洲的中國産品品質問題主要出現在文具、紡織品、電池、化粧品、小家電等,這些物品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一旦出現問題,容易引起當地人民的不滿情緒。
從東非的肯亞到西非的尼日利亞,從北非的埃及到南非的辛巴威,非洲人反映中國商品出現的品質問題主要有材質差、壽命短,倣冒國際名牌。有的非洲人將一些中國的鞋子和裙子戲稱為“一週鞋”和“三月裙”。電源接線板不通電、速食麵調料只有一小包鹽、水龍頭用不了多久就漏水……這樣的問題經常讓“中國製造”蒙羞。
在肯亞最大的N akum att連鎖超市購物的報社編輯詹尼斯 阿桑德説:“雖然便宜,但中國貨品質不如歐洲貨,而且有的中國産品説明我看不懂,上面的英語很蹩腳,所以我儘量不買中國貨。”
筆者了解到,在部分非洲市場上的“中國製造”品質差,主要是因為一些中國企業、中國商販抱著“非洲人窮,只配用次品”的心態,還認為非洲落後,國家法制體系不健全,有漏洞可鑽,因此將價低質次的産品運到非洲牟利。一些非洲商人如今也學會從中國進便宜貨,來非洲販賣,使得品質較差的商品流向非洲。
非洲有8.6億人口,因此消費市場非常龐大。近年來,非洲經濟增長速度達到了5%,因為擁有石油,非洲的經濟和消費水準正在快速增長。
不過,非洲還有句諺語:聾子不會去賣拐杖的店舖。意思是沒有人會去買自己不需要的商品。“中國製造”除了保持價格優勢、並不斷提高品質外,在進入非洲市場前,還應進行市場調研,順應非洲市場規律,不能憑空想像。
比如,有人猜想地處東非的肯亞肯定天氣炎熱,因此短褲一定有銷路。其實,肯亞因地處高原,四季如春,當地人很少穿著短褲。
再比如,一次筆者從中國帶回一些小禮物,讓非洲朋友挑選。結果,最有中國特色的京劇臉譜小挂件竟然沒人選。後來當地人解釋説,因為非洲許多國家迷信原始宗教,臉譜、面具只有在宗教儀式時才使用,非洲人相信它們具有神力,所以不敢隨意使用。
還有一個很實際的案例:在非洲銷售的行李箱,往往是較小的更受青睞,因為非洲國家的飛機較小,行李架放不下大行李箱。
此外,許多中國電器在非洲容易燒燬,並不全是品質問題,還因為非洲國家普遍電壓不穩,經常停電,電器容易受損,因此需要做特殊處理。
提高自身品質,了解非洲市場。只有知己知彼,“中國製造”才能享譽非洲,造福非洲、得利非洲。(桂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