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競爭力論壇4日在臺北發表“臺灣民眾國族認同第三季調查結果”指出,臺灣民眾普遍肯定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希望兩岸關係繼續穩定、積極發展,且接近半數民眾認同大陸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目標。
這項調查顯示,85%的受訪者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54%認同自己是中國人,而認同的原因主要為“相同的血緣”和“相同的語言文化”;若加入務實考量,希望能確保臺灣利益同時有利兩岸和平時,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則進一步上升為61.8%。
對於大陸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目標,6.2%的受訪者表示“很認同且覺得光榮”,39.7%表示“可以認同或接受”,34%表示“沒有感覺”。同時,21%的受訪者認為臺灣應“積極投入,共同參與、發展臺灣”;29%認為“是一個機會,應借機發展”。
臺灣競爭力論壇理事長彭錦鵬分析指出,認同或可接受大陸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目標的民眾總計46%,半數臺灣民眾認為可正面參與大陸發展,壯大臺灣,持正面態度的受訪者多集中在40至59歲;而“沒有感覺”的受訪者則以20至39歲居多。可見臺灣年輕族群普遍對此類議題不感興趣,凸顯新生代的政治冷感現象。
臺灣競爭力論壇執行長謝明輝表示,臺灣民眾對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有積極參與的趨勢,認為“臺灣夢”與“中國夢”是互相融合而非互相抵觸的,這一點非常重要。該項調查自去年12月至今已進行五次,從近期趨勢可以看出,多數民眾對於兩岸關係漸趨密切抱持正面態度,也樂見兩岸關係從經濟交流向政治交流發展。
另外,對於“2016年若民進黨執政,對兩岸關係的預期”,43.3%的民眾表示“不變”。謝明輝分析説,主要原因可能是臺灣民眾認為兩岸交流已逐步制度化,未來若能再加速各項交流制度的建立,兩岸關係將不容易因不同政黨的影響而有巨幅改變。同時,仍有近三成民眾憂心政黨輪替後兩岸關係可能倒退,顯示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搖擺不定,使民眾對民進黨執政下的兩岸關係缺乏安全感。
該項調查于6月24、25日針對臺灣地區22個縣市20歲以上的成年人進行電話訪問,隨機抽取電話號碼,共完成1074份有效樣本,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約為正負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