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30余專家山東研討“儒學的傳承與弘揚”

時間:2012-11-19 08:55   來源:中國新聞網

  來自海峽兩岸的30余位專家學者16日在山東大學就“儒學的傳承與弘揚”展開學術研討。

  臺灣大學文學院前院長葉國良教授認為,孔子的先秦儒學不具宗教性,其內涵出自理性,值得當代傳承與弘揚。

  葉國良表示,孔子的先秦儒學是建立在學習上,不建立在信仰上。《論語》第一篇為“學而篇”,第一句即是“學而時習之”。學是了解前人經驗,習是從實踐中驗證。先秦儒學以了解和實踐作為知識論,所以是理性的。孔子的“道不同,不相為謀”、“和而不同”的主張,並非主張放任或不合作主義,而是尊重彼此之間當下的差異,無需爭辯反目,這並不意味著將來沒有道同合作的一天。這是理性處理彼此差異的態度。同時,孔子要求學生做學問不教條,做到舉一反三,不勉強學生接受。

  從上大學時代就開始潛心研究儒家文化的臺灣政治大學董金裕教授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説,孔子把傳統文化的精華進行歸納、整理,並進一步發揚光大,2500年後的今天,這些儒家思想文化精髓依然有著很深刻的現實意義,尤其在教育方面,對後世有很大的啟迪意義,在如今的政治、經濟等很多方面都有體現。現在我們常常講“和諧”,這個理念就是從儒家思想中抽離出來的,並有了更為豐富的內涵。因而,現實社會的發展離不開作為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儒家文化這個根基。董金裕同時建議,儒學的弘揚要遵循“先破而立”的原則,即破解和澄清對孔子的誤解,進而掌握儒學的“精義”——仁、義、禮、信,使之融入我們的生活。

  華僑總會副秘書長廖俊傑表示,儒學在經典上內容豐富,但在實際中需要跨學科和門類進行整合,建議儒學的弘揚從兩個方面入手,對內要鼓勵民間力量推動儒學發展;對外,在增設孔子學院的同時,推動現代化手段研讀儒學。

  山東師範大學教授王志民説,歷代衍聖公和孔府文化對孔子和儒家思想的研究有著重要意義,對推動民族文化的認同有非同尋常的作用,應該加大對歷代衍聖公及孔府文化的傳承和弘揚。

  孔子第79代嫡孫、中華大成至聖先師協會會長孔垂長出席了研討會。期間,專家們還為山東大學的學子們做了題為“孔子的生命歷程與境界”的學術報告。(記者 孔凡元)

編輯:吳曉寒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