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貸款利率改革 可先行一步

2012-04-24 11:01     來源:上海證券報     編輯:范樂

  央行行長周小川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詳細剖析了我國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及利率改革的思路和面臨的困難。他表示,目前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正在設計論證之中,貸款利率改革可先行一步,存款方面可通過促進替代性負債産品發展及擴大利率浮動區間等方式推進。

  同時,利率市場化改革有一個時機選擇問題。目前看來,國際金融危機還沒有平息,外部環境還要再予以觀察,國內也面臨經濟趨緩和通脹壓力並存問題,所以需要有合適的時機,看能不能形成共識。

  貸款利率改革可先行

  周小川表示,利率市場化是一個過程。目前,利率市場化改革可以進一步推進,也正在設計論證之中。貸款利率改革可先行一步,存款方面可通過促進替代性負債産品發展及擴大利率浮動區間等方式推進。

  他設想了利率市場化改革的現實路徑,即允許符合財務硬約束條件和符合宏觀審慎性政策框架要求的合格金融機構,擴大自主定價權;以建立健全對競爭秩序的自律管理作為過渡,讓上述機構開始實行利率自主定價。同時,繼續培育市場基準利率體系,健全中央銀行利率調控機制,引導金融機構提高利率定價能力。

  但周小川也坦陳了利率市場化推進的困難,“我們説,有條件把利率市場化改革向前推進;不過,真正推進的時候,還需要克服一些困難。”

  他指出,商業銀行在利率市場化之後就必須做到自主定價,這不僅包括貸款的自主定價,還包括負債方業務(如吸收存款)的自主定價。對此,銀行並不一定歡迎,這一方面是因為過去長期的利率管制使商業銀行形成了較強的依賴性,客戶提出疑問也可以將責任推卸給中央銀行,説價格不是它自己決定的;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一旦利率管制全部放開,將對商業銀行形成較大的市場壓力。

  經過銀行改革,儘管改革成本逐步被消化,硬性約束也慢慢建立起來,但基層還有一些問題,比如農信社改革進度參差不齊。2008年隨著金融危機爆發,又出現了新情況。周小川表示,金融危機以後,發達國家實行數量寬鬆性政策,國外的低利率導致“熱錢”往利率相對較高的新興市場流,包括中國。在這種壓力下,存款利率不要著急動。

  同時,利率市場化還是有一些因素要重點考慮。周小川指出,例如,需要有一個競爭性的市場結構,否則如果銀行的家數太少的話,即使銀行能夠自主定價,也可能存在“店大欺客”現象。如果形成了競爭性的市場結構,就可以促使銀行之間通過市場方式相互競爭,重視和尊重客戶的選擇,從而不斷提高服務水準。

  此外,還要考慮宏觀經濟條件,如通脹狀況。在通脹水準比較低的情況下推進改革,商業銀行在自主定價過程中就有雙向壓力,表現在價格上就是有上有下的走勢。反之,如果通脹比較高,人們會有價格上漲的預期,這樣即使實現了自主定價,也容易出現價格單邊走勢,從而使得改革不得人心,易導致改革中途受阻,甚至夭折。

  匯改將堅持漸進改革

  對於市場關注的匯率問題,周小川表示,目前人民幣匯率更加趨近均衡水準。他稱,目前中國國際收支失衡狀況有明顯緩解,2011年經常項目順差與GDP之比已回落至2.8%的水準,外匯市場供求趨於較為平衡的狀況,人民幣匯率更加趨近均衡水準,境外NDF市場的走勢也表明人民幣匯率預期已經分化,當前的匯率更多地反映了市場供求關係。

  當匯率接近均衡時,資本流動會是雙向的,匯率波動也是雙向的,推進匯率改革遇到的困難就會減小,當前進一步完善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條件也更加成熟。

  央行于本月14日宣佈擴大人民幣兌美元波動幅度。周小川表示,隨著人民幣匯率浮動區間的擴大,市場供求力量將發揮更大的作用,央行更多的是在市場匯率波動超量時才去干預,其頻率會降低,也更加靈活。

  對於下一步匯改,周小川表示,“既然我們已經確定了漸進改革的戰略,而且已經走了這麼多年,差的也不是太多了,就應該堅持走下去。不必要一會兒漸進,一會兒‘跳升’。中國是一個大國,相信‘漸進’數年,會達到目標。”

  隨著匯改的推進,匯率對外貿企業的影響也一直飽受爭議。周小川指出,央行調查發現,由於匯率改革,真正大幅裁員、關閉破産的出口企業並不特別多。這也是漸進改革的好處。從中長期看,匯率的調整會給出明確信號,使未來的投資更偏重內需(特別是服務業)部分,適當減少對出口産能的投資,從而在中期有助於推進面向內需的産業結構調整。

  周小川提醒,當前我們在推進利率、匯率改革時,需要作通盤考慮,要考慮稅收制度的問題,與國際市場的關係問題,也要考慮是否形成了、或者説在多大程度上形成了充分競爭的市場條件,微觀主體的響應如何,包括金融機構定價行為和能力如何,消費者自主判斷和選擇能力如何等。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