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昨天起,去銀行辦事查不到詳細的服務價目表,可以向監管部門投訴———按照銀監會、央行和發改委的通告,4月1日起銀行必須“明碼標價”,通過營業網點、官方網站詳細列示價目表。昨日記者到各網點了解情況,發現絕大部分銀行均列出全部收費項目。僅廣州銀行兩家網點表示,不提供完整價目表。
昨日記者在廣州水蔭路、東風路一帶走訪11家銀行,發現均能在服務台找到完整收費標準。此前各銀行只張貼幾項基本收費,另有數百種收費“躲貓貓”。
深發展水蔭支行的價目表字體較小,閱讀費力。大堂經理表示,假如有需要,網點可以列印一份給客戶。此外,記者走訪的工行、建行、農行、招行、民生等銀行網點也均有完整價目表。
不過在廣州銀行的水蔭路、三育路兩個網點,記者都未能找到完整價目表。“基本幾項貼在墻上,我們沒有完整版。”大堂保安説。
數百種收費,現場翻看太費勁,上網看更方便。不過記者昨日下午訪問各銀行官網,發現股份制銀行的價目表列示較完整,反倒是四大國有銀行全部列示不齊。
工商銀行官網僅公佈電子銀行收費價目,其餘收費只能到營業點搜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的資費標準散見於各項業務頁面,搜尋不便;建設銀行官網最“坑爹”,只以“常見問答”形式列出極少量項目,且未説明具體價格。
股份制銀行官網則表現不錯,紛紛在首頁提供資費標準的連結,且列示非常完整,如廣州農商行、廣州銀行、郵儲銀行等。